首页 > 魅力万州 >详情
万州人还记得吗?那些渐渐远去的记忆,看哭了无数人
2018-08-08 10:07:22
来源: 平湖万州
字号:

万州,是座快速成长的城市,

每一年、每一天,

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

但对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来说,

填满生活的

是老巷子里永远在线的修鞋铺;

是居民楼下每天都能看到的裁缝铺;

是爷爷带爸爸、爸爸带我去的剃头铺;

是各式各样、种类齐全的竹编铺...

那些充满人间烟火味、

渐渐远去的老摊铺,

你还记得吗?

位于五桥老街的这家剃头铺

由70岁的李元和丈夫两人经营,

李大姐十几岁开始跟父亲学习手艺,

经营这家店已经五十几年,

家里六姐妹都会理发。

李大姐回忆起小时候学理发:

“我爸爸说这个手艺好,

本来学的时候不想学,

他说早上没早饭,

理两个发就去买早饭。”

经营店铺五十几年,

李大姐从来没有想过转行,

做得越久,越是舍不得。

同样在五桥老街,

杨荣忠的修理店也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杨师傅从小就喜欢修修补补,

他说一般的小家电出点问题

修了还是可以用,节约钱。 

杨师傅感慨到,

现在的人都不知道这些,

东西坏了就扔,扔了就买新的,

尽管修理店的生意一年不如一年,

杨师傅依旧选择默默坚守着这个店铺。

只要被需要,

就会发着光。

在一次路过红花市场大梯子时,

偶然发现了这家卖小人书的老书摊,

比书摊更引人注目的是店门口

木板上醒目的一排字

“室内有人,买书请喊一声”

带着万分的好奇心,

平湖小妹拜访了书摊老板佘定林。

佘师傅和家人

从1996年开始经营这家店铺,

屋内的书堆积如山,

佘师傅说,这一屋子的书上万册,

其中,光是小人书就有上万本。

 

 

 

聊到为什么会开始卖书,

佘师傅说

那时候家里开始收留流浪狗,

工资很低养不活这么多,

于是开始卖书挣钱。

到现在,佘师傅和妻子

已经收留了约200只流浪狗,

需要更多的精力去照顾流浪狗,

自然也就没有时间继续照管书摊了。

 

 

老一辈的人大都手巧,

拿起竹簚条随便几下

就能编出许多花样来。

听老人讲在竹编最繁荣的时候,

是很多人家里的经济来源,

家家户户的巧手在农闲时

都会编一些来补贴家用。

后来随着各种塑料等制品越来越多,

竹编逐渐没落,现在鲜少有人会了。

外部的时间匆匆流逝,

一栋接一栋立起的高楼,

一个又一个美食广场,

这座城市里的一切都日新月异,

而那些记忆中的老摊铺,

却仿佛被按停了时间,

看上去从未改变。

互动|你记忆中珍贵的老摊铺

岁月变迁,风流云散,

那些记忆中的老摊铺,

你最怀念哪一个?

我们没办法将承载了

旧时光的老摊铺再次点亮,

但或许,我们可以

让它在记忆中熠熠生辉。

你每点一个zan

平湖小妹工资就会涨五角钱

赶紧来为小编明天的午饭打call哟!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