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上午十点,鸿才幼儿园又开始了课外活动,孩子们欢笑着跑出教室,纷纷玩起了梭梭板、旋转椅、滚车轮等游戏。冯地珍不放心,小心翼翼地扶着孩子们,生怕他们掉下来受伤。
【正文】在幼儿园里,冯地珍一个人又上课,又当保姆,非常辛苦。
【正文】2001年,冯地珍和丈夫李建华作为第一批三峡移民,带着眷恋和不舍搬离了永定村,夫妻俩辗转找到了五土村的一个铁器铺,用一年1000元的价格租下了两层小楼和一处院坝,底楼用作教室和厨房,一家人简单的小卧房则设在二楼。
她陆续更换了课桌椅,将幼儿园的地坝硬化,将墙面粉刷一新,用水彩在上面作画;隔离出了专门的游戏场地,购置了一大批和城里幼儿园一样的玩具和设施;此外,她又逐步完善了手工课房、美术房等器材。但凡攒下一点钱,她都用作了改善幼儿园的办学条件。
【正文】刚到五土村,冯地珍还没有钱买校车,她就一个一个地送孩子回家。
【正文】虽然周边也陆续办起了几家幼儿园,但鸿才幼儿园一直最兴旺,最多的时候有一百六七十个孩子。正当鸿才幼儿园办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她却遭遇了人生最艰难的选择。
2006年一天,房子老板找到冯地珍说,相隔仅200米远的一家幼儿园老板要买下“鸿才幼儿园”所在的房屋,双方价钱已经谈好,17万元。房东又告诉她,只要她也能拿出17万,房子就优先卖给她。
一听说“鸿才幼儿园”可能被关停,好多家长都急了,才买了校车,连两万元都拿不出,上哪儿去找那么大笔钱呢?舍不得自己朝夕教育的孩子,冯地珍想到了把城里的一套房子卖掉。
【正文】通过多方筹集,离17万还差3万,幸好一位学生家长仗义帮忙才解决了问题。
【正文】家长的信赖和支持让冯地珍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更坚定了冯地珍办好幼儿园的决心。可是近年来,随着农民纷纷进城,大周镇的幼儿越来越 少,园里的孩子从最高峰的一百六七十人下降到现在的五十多人。2014年,冯地珍的一位朋友就好几次找到她,劝她关掉在五土村的幼儿园,到城里重新合办一个。说幼儿园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装修,就差一个园长,只等你点头。经过深思熟虑,冯地珍还是决定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