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移民局 >详情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石勤:巧手绣出美丽人生
2016-10-12 09:25:41
来源:
字号:

【正文】石勤的“响雪绣坊”不足40平方米,展厅里有古色古香的仕女图、古典雅致的花鸟屏风、浑然天成的山水画绣,这些都是石勤一针一线,密密缝刺的蜀绣得意作品。有今天的成就,石勤说这和自己的外婆有密切的联系。
【采访】石勤:小的时候觉得外婆的手很巧,她绣每一幅作品都是非常美,非常神圣,所以我很小就拿起针在绣,觉得是自己一针一线绣出来的东西,觉得很漂亮,是用心灵和手结合创造的东西,我从小就喜欢。
【正文】从小到大,石勤一直没有放弃刺绣这个爱好,读书期间时常给同学绣一些手工艺品。中学毕业后,她面临人生第一次选择。
【采访】石勤:因为我们那个年代,觉得进工厂是一件光荣的事情,毕业后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比做针线活要强一些。
【正文】在工厂上班,没有冲淡石勤的刺绣情怀,她想尽办法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艺。
【采访】石勤:虽然我在工厂上班,我一直没有忘记我的手艺,平时听到朋友哪里有好的刺绣师傅和作品,我都会主动拿钱去那些地方进修和参师。
【正文】很快,石勤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次选择。企业受市场冲击,工人陆续下岗。虽然石勤没有在下岗的名单内,她却将在岗名额留给了别人,自己毅然出来独自闯荡,做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刺绣。很快,这项传统技艺受到了大家的青睐,她也接到了不少订单,但是缺乏人手和资金,让石勤发展起来举步维艰。
【采访】石勤:城市的一些妇女是不愿意做这个,我只好向偏远一点的乡镇延伸,比如我当时到燕山乡去招收绣娘,从万州城区到燕山要坐三个多小时的车,而且那边我一个亲戚朋友都没有,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地方,靠自己去开拓发展。
【正文】在石勤的努力下,人手招齐了,不过初期许多绣娘交上来的刺绣作品不合格,但善良的石勤还是照单全收。
【采访】石勤:如果她绣了之后,我们不拿钱买下来,她就没有积极性,我们收不合格绣品的目的,是鼓励她,让她更有信心去学。
【正文】在创业的过程中,石勤经常遇到挑战,业务拓展困难。
【采访】石勤:做的东西少,许多绣娘没有东西做,于是我们主动出击,出去找订单,找一些大的团体,和做其他手工的,结合几方面,比如说学校,他们都有一些订单给我们。
【正文】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石勤迎来了事业的高峰,她的刺绣不仅成功申报万州“非遗”,还创办了培训班,为留守妇女传授刺绣技艺,石勤也多次受到市级、区级表彰,成为全国城乡妇女建功立业先进个人,担任了全国妇女手工编织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手工编织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正文】刺绣道路漫长而艰辛。石勤说,不管怎样,她也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让刺绣形成文化产业,让更多妇女姐妹增收,让这一古老而又年轻的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采访】石勤:我们下一步打算就是把我们刺绣体验馆做好,让更多喜欢传统文化的市民,到我们这里参观体验,自己制作喜欢的刺绣,我们还想把刺绣走进大学、小学,让年轻人传承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让更多的朋友来分享传承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