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博物馆 >详情
【打望万州】柱山乡文氏宗祠:听馆长讲百年老祠堂的故事
2018-06-13 09:20:02
来源:
字号:

【正文】文氏宗祠位于柱山乡戈厂村1社,由文氏族人于民国初年筹款修建。占地面积约1019平方米,四合院布局,属于渝东地区晚清民国时期民居建筑。从解放前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地先后多次在这里办学和设置敬老院,后来由于长期缺乏正常维护,建筑整体破败不堪。经过修缮后,文氏宗祠正逐步恢复往日的风采。


【岳馆长】:宗祠,又被称为祠堂,它是一个家族聚会、议事、举行重大活动的一个场所,更重要的是为了祭祀祖先,它所包含的建筑文化,祭祀文化,包括一些家谱文化等等,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到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当中,对构建和谐乡村建设,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去年我们在区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柱山乡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对文氏宗祠进行了维修。我们下面可以看一下整个宗祠的一个结构。
【岳馆长】: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道甬壁,文氏宗祠的前面是一道断坎,断坎从风水的角度上来讲是很不吉利的,建了这样一个甬壁,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把断坎弥补起来了,也有一种聚财的意思,另外一方面从安全的角度上讲,也是为了保护族人的安全,有这两种功能。甬壁的前面是一条甬道,甬道两边在以前是两个水池,甬道下面有一个孔,是把两个水池相贯通的,确保两边的水能够自由的流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聚财的空间,让水不外流,聚在这个地方,聚财聚气的一个作用。
【岳馆长】透过这个大门,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宗祠建筑,是一级比一级高,比如说像前厅比甬道高,天井和厢房又比前房高,正房又比天井和 厢房高,文氏这个家族在修这个宗祠的时候,有一个寓意在里面,希望文氏子孙能够步步高升,有这样一层深刻的含义在里面的。
【万】那我们现在就走进去看一下。
【万】岳馆长,我看到门头这个字有什么故事吗?
【岳馆长】这儿有一副门联我们可以看一下,上联是“骏业创蜀都十余代,祖德宗功瓜绵椒衍发样瑞”,下联是“雁门建寝庙五大支,左昭右穆春祀秋尝荐馨香”。实际上这幅对联表达了文氏家族迁徙繁衍的一个历史,文家以前修族谱的话,找到一个很有名的在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骏业创蜀都实际上是指的文翁(文翁,蜀郡太守,他在成都创建了文翁石室,是中国的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做为他们的祖先,包括文天祥他们也把他作为自己的祖先。这里的雁门建寝庙,是指的文氏是起源于江西雁门那个地方。左昭右穆的话,因为这儿是一个祭祀祖先的场所,在祭祀台上(灵位)的摆放是按照左昭右穆这样一个顺序进行摆放的,“春祀秋尝”实际上它这个祭祀的话,是分为春秋两次要进行祭祀的。这幅对联既反映了他们最早的祖先,也反映了他们是从何处迁来的,也反映了宗祠的一个功能主要是春秋两季祭祀祖先。
【岳馆长】下面我就通过这几步台阶,进入文氏宗祠里面去看一看。我们首先要看一下门的上方有一副图案,是五福临门。记者朋友你应该是对这个意思应该是很清楚的哈?
【岳馆长】所谓五福的话指的是 富贵,长寿,安宁,好德,善终,在民间大家都比较了解。
【岳馆长】下面我们就在正厅里面去看一下,这个是 前厅也就是前房,前厅的右边是一个轿房,以前骑马下轿一个轿厅的作用,左边是当时为了一些重要的活动做事前的准备,衣帽间之类的,做一些准备工作就在这个地方。
【岳馆长】下面我们又要通过几步台阶,到天井厢房去(有点啰嗦?),所以这个建筑是一步比一步高,一级比一级高。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位置,就是我们的天井,天井的话大家可以看一下 它实际上是整个建筑最中心的一部分,采光,光源主要是通过这个地方来,四边的屋檐水,如果下雨的话,它的水是全部聚集在天井里面的,在天井的这个角落里有一个下水道,所有的水都是通过这个下水孔排出去的,这儿实际上就有一个聚气聚财的一个功能,财水不外流,全部都聚集在这一块,四水归一,这个天井有很深刻的寓意。左右就是厢房,以前主要是通过厢房两边的回廊,把整个建筑连为一个整体,现在实际上也是贯通了的。
【岳馆长】通过这几步台阶,我们就可以上到正房里面了。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整个文氏宗祠的核心部分,也是它的主体建筑部分,是宗祠的正房,那么下面的话我们进去看一下,正房里面的有个神龛,所谓神龛就是供奉文氏祖宗牌位的一个地方,可以看一下神龛要比地面建筑要高一些。宗祠的祖先按照左昭右穆的顺序要进行摆放,每到春秋两季的话他们都要来正厅举行大的祭祀活动。
【万】岳馆长,我看到墙上挂了文氏家训,它大概讲的是些什么呢?
【岳馆长】文氏家族在修建文氏宗祠的同时,他们还修了自己的族谱,就是文氏族谱,在文氏族谱里面,他们规定了整个家族的家训、家规,这儿的是文氏家训,他们有家训8条,规约有14条,它的主要内容是对本族子弟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实际上这些家训家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像里面的“睦兄弟、友乡邻,戒忤逆、戒斗殴”等等,和我们现在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应该是相一致的,所以我们传承弘扬这些文化对我们现在构建和谐乡风建设是非常有好处的。
【万】岳馆长我们文氏宗祠是属于什么结构呢,整个文氏宗祠从结构上来说应该是一个传统的四合院的一个民居建筑结构,只是这个民居建筑,它更多的体现了宗祠的一些功能在里面。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整个建筑的话是一级比一级增高,它就寓意着一个步步高升的一个意思。而且我们还看到前面还有一个戏台,就是以前族人举行重大的祭祀或者活动过后,还可以坐在这个地方看家族的一些表演和地方的一些文化(表演),这样的功能在里面的。所以它和一般的四合院民居还是有所不同,另一个它还有一个重要的祭祀祖先的这样一个功能在里面,所以这个建筑后面的话,还有神龛,还要供奉祖先的一些牌位 正厅两旁以前还有一些家风、家规还要摆在这个地方。
【岳馆长】我们现在站的这个位置就是正厅,平常他们家族聚会、议事主要都是在这个地方举行,我们通过这几道门,平常这几道门它要关起来,也表示对祖先的一个尊重,在平时进行祭祀活动的时候,就把门打开进去,里面摆放的就是祖先的一些牌位,他们祭祀的话主要是在这里面进行。
【万】岳馆长,我们这儿有一排字,这排字和文氏家族的关系应该不是很重要吧,那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呢。
【岳馆长】它和宗祠本身的作用和功能应该说是不相一致的,它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 文氏宗祠曾一度被作为学校使用,留下了这样几幅标语,我们在维修的过程当中,我们为了保留建筑每一个时代的作用和功用这样一些历史信息,我们就把它保留下来了,就没有把他毁坏,让后人的话也从中感受到这个建筑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时期,它做了不同的一种用途,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万】岳馆长,请问这是一个什么?
【岳馆长】这是一个石柱础,是一个瑞兽形状的一个柱础,这个瑞兽到底是麒麟 狮子现在我们已经无法判断了,在文革的时候这一对精美的石柱础已经被毁坏啦,在维修的过程中,因为我们找不到它完整时候的史料,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对这个柱础进行修缮,这个柱础上面的这一对柱子都是以前的,因为它还能继续的使用,只是有一部分进行了修缮,所以我们进行了加固处理,在外面加了两道铁箍,毕竟在我们的文物建筑当中,我们原构件原材料的话是最好的,所以我们不轻易的做更换。
【万】岳馆长,我看到外面这个墙非常有特色,它上面那个圆有什么作用呢?
【岳馆长】这个是正房的一壁外墙,这个外墙的的确确与一般的民用建筑的外墙不太一样,因为在这个外墙的正中是一个牌楼式的建筑,是一个门牌坊,牌坊是由古代的阙演变而来的,放在古代的庙宇、建筑或者说是墓上的前面,本来就是一种别尊卑,辨地位高低的一种古建筑。这个门牌一放的话,整个建筑就显得高大巍峨一些,体现出这个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功能和作用都不一样。更重要的是在门牌坊两边的墙头,装饰了一个猫拱背式的风火墙建筑,但是在这儿不是做为风火墙使用,是作为一种墙头装饰,它体现了文氏家族,是从江西移到湖南,湖南移到这边来的,把他们老家的一个文化传到了这个地方。所以从这个外墙我们也能看出这是一个移民家族的建筑,体现了一种移民文化的因素,因为猫拱背式的风火墙就是湖南风火墙的特点。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