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大山深处,老屋村的村民们正在为去年刚引进的果树苗施肥,分别在每一株果苗两侧打窝、施肥、培土,大家对这个新发展起来的清脆李果园充满了信心。村民邓德光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年过半百的他很清楚,这里的土壤土质不适合传统粮食和庄稼的种植,只有发展经济效益较好的水果产业才能让村民逐步致富。
【正文】春风从方斗山脉拂过,展露新芽的枝条在微风中摇曳。村主任邓生告诉记者,帮扶单位的到来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带领村民管护好果园,把村里的李子专业合作社办好、办出效益。
【正文】老屋村总人口不多,但贫困发生率却偏高,全村314户居民中就有建卡贫困户36户。2015年,区机关事务中心作为定点帮扶单位对接老屋村,按照“精准到户、精细到人、贴身指导”的机制帮助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村民们既可以在村里的专业合作社务工,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特色水果、中药材、土鸡、山羊、蜂蜜等种养殖业,每一个贫困户、每一位村民都有了自己的致富方向。
【正文】从原计划发展1000亩清脆李和脆红李,到实际发展了2300亩,村民们鼓足了干劲,看到了希望。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老屋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种养大户,硬化公路、新修人行便道、完善基础设施,产业覆盖所有贫困人口;在党委政府扶贫政策的指引下,在帮扶单位的倾力支持下,如今的老屋村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功能完善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全村100%通达的公路、成片成林的各类果园、基地以及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带动让昔日山野换新颜、“老屋”变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