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扶贫办 >详情
【“第一书记”在一线】张茂权:为群众打通“脱贫路”
2017-07-13 09:07:37
来源:
字号:

【正文】张茂权担任余家镇九龙村扶贫“第一书记”后,深入每一个组,和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共同商量如何脱贫摘帽。
【采访】余家镇九龙村第一书记 张茂权: 通过商量去商量来,一是修通一条产业路,二是要落实一批产业政策,三是要建立一支帮扶干部队伍,四是要修通一批产业(便)道,五是要发展两个产业(项目),重点是佛手和青脆李两个产业(项目)。
【正文】村干部和村民反映,九龙村4组、5组四面环山,交通不便,村民祖祖辈辈出行只能走山中的羊肠小道,一到下雨天,到处是泥泞坑洼。张茂权在和五桥街道的领导班子交流后,请技术人员多次到现场踏勘,前后调整设计方案六七次。几个月后,投资60万元,一条长达4公里的公路沿着山坡修进了尖峰寨。
【采访】余家镇九龙村村民 罗刚:尖峰寨从来都没有通过公路,有100多户,出行非常困难,农民们肩挑背驮,卖点粮食、买点肥料很费力。通过扶贫攻坚以后,在张书记带领下,把这条路修通了,确实农民出行方便了。
【正文】九龙村没有区位优势,更没有特色产业,共有建卡贫困户86户、272人。针对村里经济结构单一、村民思想观念保守、主动致富意识薄弱等问题,张茂权在村民中宣传扶贫政策,转变村民“等靠要”的观念。村里利用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重点发展青脆晚熟李和佛手两个产业。
【采访】余家镇九龙村支部书记 刘其兵:张书记到我们村来了以后,确实我们村发生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下一步,我们村支两委将在张书记的带领下,继续抓好产业项目发展,完善基础设施落实各项扶贫政策,确保今年年底顺利脱贫。
【正文】70岁的村民杨志伦患有脑梗塞,儿子儿媳在外打工,他和老伴还要照顾正在读书的两个孙女。去年,帮扶集团免费给他家送来了佛手苗,孩子的学杂费和生活费也享受到了国家的相关政策。
【采访】余家镇九龙村村民 杨志伦:现在就好了, 把家里两个学生的生活费减免了,我们两个老人的困难也解决了,就没有什么负担了,现在就脱贫了。
【正文】九龙村结合实际制定了发展产业、改善基层条件和对接帮扶等脱贫措施,全村实施了15个项目,总投资707万多元。目前,村里的安全饮水工程、人行便道、公路硬化和新修产业路、蓄水池等已经完工。
【采访】余家镇九龙村第一书记 张茂权: 我们九龙村的脱贫(任务)主要通过“三基”来脱贫,第一是夯实基层组织,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和帮扶队伍,以及驻村工作队,第二就是完善一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第三是发展一批基础产业,发展500亩佛手中药材项目,发展1400亩青脆晚熟李,让我们的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实现我们九龙村整村脱贫。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