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地处白土镇西北部的长槽村,山高坡陡,土地贫瘠,三山夹两河,以前没有公路,村民到白土镇场镇去赶集,还要从地宝土家族乡绕行。
【采访】长槽村二组村民 石诗发:以前我们想赶个场,买点东西,要走5个小时。除了年轻人去,老年人都不能赶个场,买东西都不方便。甚至我们养头猪,想卖点钱,请人来赶,赶到路上猪都热死了,一分钱不值,倒亏。
【正文】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在帮扶集团区政协办公室和万州经开区办公室的支持下,长槽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修建、硬化了10公里村级公路,结束了村里没有水泥路的历史。
【采访】长槽村二组村民 石诗发:现在我们的路变化太大了,太好了,赶个场只需要10多分钟,随时把车可以开到自己的家门口,太感谢政府了。
【正文】制约全村发展的交通瓶颈打通了,为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2015年,驻村干部带领长槽村的党员干部到铁峰乡桐元村学习参观。在当地干部的帮助指导下,长槽村依托地理优势发展起了猕猴桃产业。
【采访】长槽村驻村干部 陈久权:原来我们长槽一年野生猕猴桃都要采摘来卖10多万元,说明我们这个地方适合猕猴桃的生长,所以我们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
【出像】记者 叶倩云 我现在是在白土镇长槽村的猕猴桃基地。这段时间,农民朋友正在对猕猴档进行修枝整形。据了解,整个长槽村共发展了500亩的猕猴桃,这也是这个村最大的支柱产业。
【正文】杨宗福是长槽村三组村民,以前家里的土地全部用来种玉米。2015年,他把承包的15亩土地种上猕猴桃,他对这个产业充满了信心。
【采访】长槽村三组村民 杨宗福:我们山上以前猕猴桃都比较多,我晓得这个东西值钱,村上发展这个产业,我们大力支持,我家就有10多亩土地。如果照市场来核算,我一年(收入)10多万元应该没有问题。
【正文】如今,这个村已经发展起猕猴桃500亩、核桃200亩。同时,养殖山羊1500只,蜜蜂近300桶。
【正文】此外,长槽村还大力实施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和D级危房改造,惠及130户村民。长槽村一组村民张文芝,以前住的是土坯房,现在搬进了集中安置点,过上了新生活。
【采访】长槽村一组村民 张文芝:我现在也搞了个便民的超市,确实这个日子过起挺舒服,也很满意。
【采访】白土镇长槽村党支部书记 黄国安:近几年来,我们长槽村在万州区政协以及各帮扶单位的大力帮助下,给我们长槽投入了1000多万元,改善了我们长槽村的道路、基础设施以及产业发展,农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