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农委 >详情
创新创业在万州 陈联明:赶着羊群奔小康
2016-04-21 10:00:45
来源:
字号:
【正文】 陈联明是白羊镇大石村村民,以前在奉节县的一支骡子运输队打工。几年下来,他不仅挣了点钱,还学习到了养殖技术。看到家乡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养殖有很好的便利条件,2012年3月,陈联明回到老家,用打工挣来的4万多元,搞起了山羊养殖。因为没有养殖山羊的经验,加上家里的钱不多,陈联明最初在本地一家养殖场购买了30多只羊,在流转的林地中散养。陈联明和家人一起,买来玉米面粉,每天精心饲养山羊,经常向周边有经验的养殖户请教,山羊一天天长大。当年底,他养殖的山羊全部出栏,一算账,净赚了2万多元,辛勤的付出有了回报。
【采访】白羊镇大石村村民 陈联明 我们这里有3000多亩林地,养羊很方便,成本低,效益好。
【正文】第一次养殖山羊赚了钱,让陈联明对养殖充满了信心。随后,陈联明从成都引进了2只优质种羊,准备通过自己养殖的山羊产仔来扩大规模。陈联明算了一笔账,从外地引进一只优质山羊,需要花费上千元,加上运输和防疫费用,成本非常高。在他自己的养殖基地,母羊每半年可以产一次仔,每次产仔2只左右,比从外地购买山羊划算得多。从引进种羊后,陈联明的养羊规模稳步扩大。2013年,他把养羊规模扩大到80多只,效益进一步提高。后来,山羊的市场行情出现波动。陈联明和家人一起不断提高养殖场的管理水平,从管理上挖掘潜力,向管理要效益。养殖山羊是否有效益,除了市场价格外,做好养殖场的卫生防疫,避免瘟疫和疾病十分关键。陈联明不断从网络、电视上学习养殖新技术,每天细心观察山羊的身体状况和进食情况,保持养殖场的卫生和山羊的防疫,提高了山羊的存活率和出栏率。2015年,他养殖的山羊达到100多只。
【采访】白羊镇大石村村民 陈联明 按期消毒,圈舍要清洗消毒,把粪便排除,清理出圈舍。防疫和疫苗搞好了,有90%的羊不会生病。
【正文】经过几年的摸索,陈联明不仅掌握了养殖技术,还熟悉了市场行情,他养殖的山羊总是能够适销对路。现在,他养殖了波尔羊、路比亚、南疆黄羊、简阳大耳羊、黑山羊等品种的山羊,既形成了养殖规模,又实现了养殖品种的多样化,降低了市场风险。
【采访】白羊镇大石村村民 陈联明 因为我养的羊品种相当好,我的销售不成问题,销售商自己到我这里来购买。
【正文】陈联明说,他的养殖场现在有种羊5只,每年可以产仔几十只,养殖规模还在稳步扩大。在一般的市场行情下,一只羊出栏后可以赚800元左右,他每年的收入稳定在10多万元。
【采访】白羊镇大石村村民 陈联明 我现在有150多只羊,在8月会发展到200多只,12月会有250只羊。
【正文】在陈联明的带动下,现在大石村已经发展养羊大户4户,养殖规模达到1000多只,他们已经顺利脱贫致富,正在逐步迈向小康。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