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近日,记者在甘宁镇大山蔬菜基地看到,农民朋友们正在蔬菜大棚里采摘番茄。这些刚刚摘下的新鲜蔬菜将被运往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供万州市民消费。
【采访】蔬菜基地负责人 向红兵:我们蔬菜基地这段时间有10多个品种的蔬菜上市,主要有番茄、茄子、辣椒、黄瓜、四季豆等,每天的产量大概是1万多斤,主要供应万州的金嗓子蔬菜批发市场。
【正文】作为我区常年蔬菜保供基地,大山蔬菜基地每年为城区提供近2000吨蔬菜。基地负责人介绍,他流转了300亩土地,每亩地的综合收入在7000元以上,以前每亩土地的综合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现在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正文】在燕山乡长柏村,1000亩中药材长势良好,今年将会有一个好收成。牟炳荣是燕山乡长柏村二组村民,以前家里有15亩土地,全部用于栽种玉米,一年下来,收成一般。2014年,牟炳荣把自家的土地全部用于种植射干、玉竹等中药材,这些中药材每三年投一次产,每亩产量8000斤到15000斤,市场价格4元钱一斤。眼看这些药材就要有收益了,牟炳荣心里乐滋滋的。
【采访】燕山乡长柏村二组村民 牟炳荣 在药材基地的带领下,我家里1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中药材,今年长势良好,在下半年就有收益了,我这10多亩土地能收入40多万元。
【正文】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中,我区确定了广泛种植经济作物的发展路径,在有限的土地上让农户、业主获得更多的收益,提高土地综合生产率。通过不断壮大柑橘、特色水产、茶叶三大主导产业,巩固发展名优小水果、中药材、林木花卉、烟叶四大特色产业,全区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值比由原来的41:59,调整为35:65,土地综合生产率平均将达到5000元每亩。
【采访】万州区农委副主任 杨文之: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粮经比例调整为35:65,主要目的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