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农委 >详情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陈方河:发展水蛭养殖 带动村民增收
2016-10-08 05:54:03
来源:
字号:

 【正文】在长滩镇太白溪村,50多亩池塘网箱密布,盛开的水葫芦花预示着水蛭收获期的到来。这两天,养殖场业主陈方河组织工人忙着收获水蛭,泥塘打捞、清洗、称重、穿线,一派丰收景象。

【采访】陈方河:今年我们基地的养殖技术提高了过后,产量大幅增加,亩产达到了400公斤左右,亩产值有6万多元,效益是相当可观的。
【正文】据陈方河介绍,他养殖的是一种名叫“宽体金线蛭”的优质水蛭品种,富含水蛭素和蛋白质,具有活血、散瘀、通经的功效,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是一种紧俏中药材。2008年,陈方河怀揣创业梦想,前往浙江学习水蛭养殖技术,回到家乡后,自己不断摸索总结,系统掌握了水蛭的人工养殖、繁育、防病知识,以及安全越冬、高密度养殖等关键技术,水蛭的品质和产量逐年提高,市场行情看好。
【采访】太白溪村村民 李云:我也是太白溪村的,我看到陈方河(养殖水蛭)已经成功了,我以前在外面打工,明年我也开始跟他一起来养殖水蛭。
【正文】回想自己的创业之路,陈方河感慨万千。他说,农业特色养殖,关键是选好项目,既要有市场前景,又要适应当地的气候、水源等自然环境。在创业过程中,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绝不能半途而废。陈方河勤劳执著、永不放弃的创业精神也得到了太白溪村乡亲们的称赞。
【采访】太白溪村村民 陈代根:(陈方河)主要是吃苦耐劳,在晚上不管是落雨天晴,他都要(巡塘)到十点多钟,我们村民都佩服他,也支持他。
【正文】如今,陈方河的水蛭养殖场面积由最初的5亩,扩大到50亩,带动30多名当地村民务工增收。同时,陈方河还通过卖种苗、技术入股等方式,与重庆、四川等地的养殖户合作,拓展养殖场的发展空间,增加经济效益。
【采访】潼南区水蛭养殖户 杨胜利:今年我那边的养殖规模有50亩,陈兄这边提供的技术和种苗都不错。
【正文】经历过风雨、终于见彩虹。已近不惑之年的陈方河,现在已然成了一名水蛭养殖专家,从水蛭育苗、池塘管护、病害防治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陈方河都如数家珍。面对水蛭市场良好的发展前景,陈方河决定进一步扩大水蛭养殖规模,引导更多村民加入他的养殖队伍,把太白溪村打造成渝东北地区最大的水蛭养殖基地。
【采访】陈方河:我们的发展方式打算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带动农户从开始的种苗引进、到养殖、到销售,这一条龙全程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采访】长滩镇副镇长 幸奠明:我们预计他这个产业,如果再继续扩大规模,今后的话,能够在我们太白溪村成为一个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