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近日,记者在万州区鱼种站汪家坝基地看见,基地的工作人员和邀请前来的村民正在池塘的水面上,将秧苗栽插在挤塑板浮床上的种植盒里。
【采访】万州区鱼种站站长 朱长春 今年我们计划种植池塘水稻6千平方米,品种选用的是优质稻。
【正文】2014年,我市首次在万州开始试验示范的池塘水稻项目,在技术人员不懈的努力下,这个试验示范项目技术日臻成熟,并在我市的部分区县示范推广,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三年来,经过试验对比,池塘水稻的产量平均每亩达到了500公斤,鱼1300公斤,水体的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有明显下降,透明度明显提高。
目前,池塘鱼菜共生技术已被列入全国“十三五”渔业发展规划重点工程和全国农业主推技术、水产养殖节能减排首选技术,以及重庆市“十三五”渔业发展规划重点工程和重庆百亿级生态渔产业链建设主推项目。如今,在试验示范区,鱼菜(稻、花卉)共生综合种养试验示范技术,已被当地村民接受。
【采访】万州区新田镇西村村民 崔英明 池塘种水稻是非常好的。把水质变好了,鱼也养好了,(水稻)产量也是好的。
【正文】据了解,我市今年将在万州、巴南、潼南、壁山、大足、荣昌和垫江7个区县,建设鱼菜共生综合种养示范基地700亩以上,带动全市大力推广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发展面积5万亩。
【采访】重庆三峡农科院水稻育种专家、二级研究员 黄文章 鱼塘种稻,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新的课题。那么通过这个研究,一个是增加我们优质稻生产的一个途径。二的个,通过这个项目的研究,它可以净化水质,提高鱼的品质。第三的一个,是通过这个项目,可以做到零排放,减少渔业的面源污染问题
【正文】为切实推进全市鱼塘水稻技术项目的实施,每个基地可获得20万元补助资金,用于购置专用材料、试验池塘补偿、基地建设指导以及试验示范等。通过池塘水稻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使我市精养池塘富营养化严重的现状得到缓解,减少废水排放和节能增收,逐步实现池塘养殖的物质循环利用和零排放,提高我市池塘标准化程度,推进水产健康养殖进程,提升水产品质量,促进渔民增收,保障水产品市场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