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农委 >详情
【砥砺奋进的五年】陈方河:我的创业之路越来越宽广
2017-07-22 03:36:17
来源:
字号:

 时值盛夏,长滩镇太白溪村的水蛭养殖基地的水蛭进入了生长的关键时期。每天早晚,基地业主陈方河都会来到池塘查看,时刻了解水蛭生长情况,及时做好饵料投放、水源调节、水蛭防病等工作,确保秋季有一个好收成。
【正文】据陈方河介绍,他养殖的是一种名叫“宽体金线蛭”的优质水蛭品种,富含水蛭素和蛋白质,具有活血、散瘀、通经的功效,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是一种紧俏中药材,市场前景看好。2008年,陈方河到浙江学习水蛭养殖技术后,回到太白溪村,着手创办自己的水蛭养殖基地,在他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中,也体味到了水蛭养殖的艰辛。
【采访】创业青年 陈方河:我养殖水蛭最困难的时候是2014年,那时候我们基地扩建过后,资金欠缺得很,借外债达到了50多万元,一度想放弃,再加上技术上也欠缺,产量也不高。
【正文】陈方河说,在选择水蛭养殖前,他先后尝试过蚯蚓、肉鸽等特种养殖,分别以失败告终。面对再一次困难和考验,压力重重下的陈方河又将作出怎样的选择?
【采访】创业青年 陈方河:首先我看到水蛭产业的前景非常好,第二是我一直有个创业梦想,想把水蛭产业做好。创业没有一帆风顺的,都是困难重重的。我相信困难是短期的、暂时的。在亲朋好友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坚持了下来,一直走到现在。
【正文】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彩虹。熬过了资金紧缺和养殖技术的难关,陈方河和他的养殖基地也逐渐走出阴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总结,陈方河系统掌握了水蛭的人工养殖、繁育、防病知识,以及安全越冬、高密度养殖等关键技术,水蛭品质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养殖效益和市场前景十分看好。目前,他不仅在太白溪村养殖了50亩水蛭,而且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在开州、石柱、潼南等十几个区县发展了合作养殖基地。近两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基地的排水设施、生产便道、池塘堡坎也得到修缮,基地基础设施面貌一新。
【采访】水蛭养殖场负责人 陈方河:现在我们的基地已初具规模,我们的技术也相当成熟,市场前景也很好,特别是党委政府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和帮助,我相信我们长滩镇的水蛭产业会越来越好。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