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今天举行的万州区农委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区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优势产业体量显著增加,产业质量明显提升,产业融合、品牌营销和科技支撑取得突破。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粮食播种面积170万亩,年产量保持在52万吨以上,建成柑橘基地32万亩,常年蔬菜种植面积60万亩,本地蔬菜自给率65%,建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良种繁育场1700多个,规模化养殖率达35%。建成全国技术较为先进的胭脂鱼苗种、岩原鲤人工繁殖中心,发展名特水产生态养殖基地7000余亩、年产量2万吨以上。建成猕猴桃、晚熟李、葡萄等十余种名优水果基地15万亩,中药材基地5万亩,花卉基地2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12.5万亩,茶叶基地2.5万亩,烟叶基地2万亩。总体来看,全区粮油、蔬菜、畜禽、水产、水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保障了市民“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餐桌子”供应。
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我区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农产品“产加销”、“农工商”一体化发展,目前已建成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131个,发展绿色食品26个、无公害农产品125个,出口农产品基地认证1.43万亩,10万亩古红桔获得无公害整体农产品产地认证。创建市级名牌农产品15个,区级名牌农产品19个。此外,依托三峡农科院、水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强化农业科技研发、转化和推广,建立镇、乡、村三级农民培训网络,建成农民田间学校29所,每年培训农民8万人次,农业生产“耕、插、收”综合农机化率达35%。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区农委有关负责人通报了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并就“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话题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