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农委 >详情
我区试验水稻水蛭共生共养 提高综合效益
2017-11-12 05:16:37
来源:
字号:

 近日,区农委农技站技术人员前往长滩镇太白溪村,查看村民陈方河在水稻田里养殖水蛭的试验情况。今年,在区农技站的技术指导下,陈方河再次流转了村民的1亩稻田,试验水稻水蛭共生共养。据介绍,稻田中的杂草、虫子、稻脚叶、浮游生物对水稻来说不但是废物,而且与水稻争肥,在稻田里放养水蛭,这些生物成了水蛭的饵料,也消除了与水稻争肥的对象,水蛭的粪便还为水稻提供了优质肥料。水蛭在田间栖息,爬行觅食,疏松了土壤,有效改善了土壤通气条件,加速了肥料的分解,促进了稻谷生长,从而实现水稻和水蛭的双丰收。按照农机人员传授的技术要领,陈方河精心种植养殖,搞好田间管护。目前,这1亩稻田已经收割水稻1000斤,收获水蛭300多斤,产值达2万多元。加上再生稻和还没有收获的部分水蛭,产值还将有所增加,这让陈方河看到了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增加综合效益的希望。
【采访】长滩镇太白溪村村民 陈方河 今年我们实施了水蛭水稻共生共养模式 这种模式比传统光种水稻产值增加了20倍
【采访】区农技站党支部书记 刘厚宪 在万州区开展稻虾蟹高效共养模式的基础上 我们进一步研究试验示范水稻和水蛭 共生共养模式 今年我们进行了小面积的试验 从目前情况来看比较好 下一步试验示范 水稻水蛭和再生稻 这种高效共养的模式
【正文】陈方河是长滩镇返乡创业青年。在当地镇、村干部的支持下,陈方河走上了养殖水蛭的创业道路。现在,他的水蛭养殖场面积已从最初的5亩扩大到了50亩,带动了当地30多名村民务工增收,水蛭养殖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养殖项目。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