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重点开发区。我区持续推进绿色发展,保护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国家级万州经开区肩负着万州点上开发和生态涵养的重任。上个月底,经开区今年招商引资的13个产业项目,分别在天子园、高峰园和九龙园集中开工建设。项目涵盖了汽车配套、现代医药、现代综合物流、机械设备制造和环保等产业,总投资近40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75亿元。与此同时,经开区万州医药产业园、东方医药产业园、龙翼纳米医用器材等一批符合生态涵养发展要求的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冀华环保空气质量监测设备生产基地、大全西部电气制造基地、中加环保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等25个项目竣工投产。
万州区投资促进办公室副主任 汪海云:由于历史原因,万州产业基础薄弱。以前我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有点饥不择食,逢商必招。现在,根据重庆市划分五大功能区错位发展的要求,我们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思路和想法。我们不再引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我们现在策划包装了一批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照明、生物医药等新兴行业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的同时,经开区进一步加大环保规划审批和基础设施建设,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建立了以规划环评倒逼项目环评的机制,使项目围绕规划走。目前,经开区五大片区实现了规划环评全覆盖,新入园的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了100%。为了保证园区污水达标排放,经开区已经建成3家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达到1万立方米。同时,建立了化工园事故水三级防范体系,以保证事故水不流入外环境,不污染长江,不影响饮用水源。
从全区范围看,我区正着手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强化对土地、矿产、水源、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
万州区环保局副局长 刘国庆:我们立足功能定位,着力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科学划分生活、生产、生态空间,完成了万州区生态涵养发展规划的编制,明确了各类空间的管治用途。在强化污染治理的同时,我们严格执行重庆市禁止投资清单,对水污染严重的企业,一律不予审批,确保一江碧水、两岸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