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公安局 >详情
万州公安在行动 龚晓清 引导在押人员迷途知返
2016-09-23 09:28:40
来源:
字号:

【正文】龚晓清今年59岁,从事公安工作快30年了,其中近15年在看守所从事监管教育工作。和在押成年人、未成年人谈话交流,引导他们,是龚晓清每天的必修课。
【现场同期声】我们进来这种艰苦的磨练,是不是人生的一种宝贵财富,是的,我们在外边还“享受”不到这种“高级待遇”,把这一段难忘的经历记住,我们今后出去了就能刻骨铭心了,是不是,是的。
【正文】龚晓清说,每一名在押人员情况各不相同,对他们的管理也有差异。
【采访】区公安局看守所民警 龚晓清:根据他的文化程度和他的个人经历,和他从事的职业,我们要因人施教,对他进行针对性地教育,要帮他找出这次发生问题的原因,然后进行分析,然后对他晓之以理,讲你这个事情对国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你自己觉得在这个(事)当中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正文】在多年的工作中,龚晓清摸索出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
【采访】区公安局看守所民警 龚晓清:对在押人员的管理,我觉得就是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建立一种互动关系,这样他才能很好地配合你。如果光是一味的强制性的,那也是不行的,所以说我觉得这个文明管理还是很重要的。
【正文】文明管理、说服教育这些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采访】区公安局看守所民警 龚晓清:我体会到的是,对在押人员,你不能泛泛地讲大道理,没有意义,必须要从身边的事情,一点一点地给他来逐步启发才行,但是要逐步启发很费时间,那很费时间,有时候跟在押人员谈,有时候一谈就是一半天,有时候三天两头地谈,有时候几个月都在谈,因为我们这个工作它没有止境,你不可能就是说像其他的下班了就完(事)了,我们这个(工作)就不行,你下班了还要想这些问题
【正文】除了说教,龚晓清还关心每一个在押人员。
【采访】区公安局看守所民警 龚晓清:比如说,我们有些在押人员进来过后,在外面跟人家寻衅滋事就有伤,有伤进来过后,及时地换药,及时地清创,这些我们都要(做)到位,随时对他要嘘寒问暖,这样他就对你建立了一种互信,然后就形成了互动,这样对我们的管理教育就有好处。
【正文】一名在押人员的家庭十分贫困,父母双双失去劳动能力,妻子又患病,三个子女被迫辍学。得知这个情况后,龚晓清发起捐款,帮助这个困难的家庭,他自己捐出500块钱。
【采访】区公安局看守所民警 龚晓清:我觉得他这样一个境地,自己还是有责任和义务来帮他,只要能帮就帮一下,他后来给我写了一封信,称呼我为爸爸,四十多岁的人,他确实很感动。
【正文】正是因为龚晓清用心对待每一位在押人员,所以不少在押人员在离开看守所后,还会通过信件和他交流、表达谢意。在龚晓清的办公室,一个文件夹里装满了这样的信件。
【采访】区公安局看守所民警 龚晓清:这个是一个到监狱去了的在押人员给我写的,写的什么内容,就是写的包括感谢,包括他要向我学习,做一个守法、守信,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好公民,祝我好人一生平安。
【正文】每当看到这些不加修饰的、流露出真情实感的信件,龚晓清都会感到欣慰。
【采访】区公安局看守所民警 龚晓清:把人教育过来了肯定是好(事),因为家庭里面有一个人在服刑的话,这个家庭就是支离破碎的,那么这个家庭挽救过来过后,对千家万户{都是好事),对和谐社会(都是好事),作为我自己来说,有一种职业成就感, 对这个社会我也有一定的贡献。因为我觉得我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
【正文】作为区公安局的一名副调研员,龚晓清明年就要退休了,他现在仍然在一线默默地做着自己的工作。他说,他将一直在这高墙内干到退休的那一天,也希望自己能帮助更多的在押人员迷途知返、重返社会。
【采访】区公安局看守所民警 龚晓清:就个人而言,我觉得自己做到自己作为一个人民警察应该做的事情,做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因为这些事情对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护社会的和谐,有很大的作用。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