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党建为统领,产业是基础。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张莉最关心的就是七里村的产业发展问题。她一到村里,立即开展产业调查。为了提质增效,2019年她和村支两委做好村民的工作,全村共同决定将村里900亩蜜柚进行了高换。同时,积极开展“三师入户”,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选派市科技特派员1名,区科技特派员2名进驻七里村,解决三红蜜柚产前管护等问题。
【同期声】现在就是有个这个问题,潜叶蛾的表现之一,所以说要打药,村里面的产业合作社统一给大家买点药,打阿维菌素,天气好的时候才能打,一周打一次,连续打三次就行了
【正文】依托专业合作社做好产业统一管护,900亩高换三红蜜柚长势良好。
【采访】李河镇七里村第一书记 张莉:预计明年初挂果,预计年产值达到一千万,分配机制将收益的10%进行合作社的受益来源,分配方式为:2:5:3(贫困户占20%,七里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占50%,合作社30%)。
【正文】由于三红蜜柚明年才初挂果,张莉用心思考在这个过渡期间,怎样才能让老百姓的经济收益最大化?于是她又探索如何利用高换果园林下空地,来增加农民的收入。
【采访】李河镇七里村第一书记 张莉:我要采用我们农科院的新兴产品(进行林下种植),比如说我引进了鲜食大豆、鲜食辣椒。老百姓开始有点不接受,我就想我自己来种一块,种给你们看。
【正文】张莉和村民们一起发展林下套种特色经济作物,张莉为农户提供现场种植和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加入进来,目前发展鲜食红辣椒15余亩。
【采访】村民 熊锡孟:原来我们就以为枝桠越多海椒就接得越多,结果不是这个道理,现在张书记来给我们指导了,我们就知道这样修枝,把底下密了的疏散一下,亮出来透风,接海椒在上面接,这样产量才高。
【采访】村民 卢世元:去年张书记给我拿了半斤种子,老黄豆接了20斤,我就尝到了甜头,今年我就给张书记说多给我拿一点,今年我就种了这一片,在我们农村来说哪一个帮扶我们我们就要感谢她,特别是农科院的这些干部,哪里没有做对哪里没有做好教你怎么做,确实干事最实在了。
【采访】李河镇七里村党支部书记 连友发:张书记他们 一行经常入户,到田间地头去现场指导,2019年试种以来,亩产达到七八千元以上
【正文】贺良娟是七里村7组的建卡贫困户,去年她从外地务工回来,在本地暂时没找到工作,张莉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马和村支两委一起想办法给她争取一个公益性岗位,解决她的就业问题。
【采访】李河镇七里村第一书记 张莉:晚上没事的时候就到她家来给孩子辅导功课,看着她家外面有一块空地,我就寻思着是不是她也可以发展种养殖业呢?
【采访】李河镇七里村7组村民 贺良娟:在张书记的带领下,我申请了小额贷款,我家发展了种养殖业,种植辣椒,养殖鸡、鹅等100多只,今年年收入预计在45000以上。
【正文】张莉到村里以后,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走村入户,访贫问苦,遍访全村贫困户115家,并迅速建立了电子台账,进行系统化管理。自从被派驻到七里村后,她就定期对自己每个月的扶贫工作进行整理总结和记录,在这个日记本的第一页赫然写着“奋斗在脱贫攻坚战第一线 努力践行突击队员的职责”,张莉说这就是她的初心,也是她给自己定下的目标,在未来的工作中,她还将继续努力践行“科技帮扶 助推脱贫”的使命。
【采访】七里沟产业合作社理事长 杨光国:作为第一书记入驻到我们村里之后,跟我们村支两委打成一片,融入一家,进行每家每户的入户走访,发现问题,回来和我们村支两委商量,想办法解决老百姓的疾苦,她怀了二胎,还坚持在工作的第一岗位,结果在走访入户的过程中,导致她二胎流产了,在这里我当着全区人民说,张书记谢谢你,感谢你对我们七里村的付出。
【采访】李河镇七里村第一书记 张莉: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将继续按照“ 党建引领、科技助力”的总体帮扶思路,利用三峡农科院科技、人才优势,继续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农业科技支撑,在注重科技创新的同时积极探索“科技扶贫”新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