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近段时间,随着三峡库区水位逐渐消落,浸泡在江水中长达几个月时间的中山杉已经全部露出了水面,再次发出了嫩绿的新芽,显得生机勃勃。6月11号,万州区林科所的技术人员,来到新田镇五溪村的长江边上,对栽植在165米到175米水位线之间的中山杉进行了实地查看。
【采访】万州区林科所所长 何伟 我们现在测量的这棵树是2012年栽植的,栽植的时候,苗木的规格是地径2公分,树高1.5米,经过6年的生长和淹没,现在我们来测这棵树的胸径是11公分,树高是5米。胸径的年平均生长量在1.5公分左右,树高的年平均生长量是在六七十公分左右。
【正文】据林科所技术人员介绍,三峡库区蓄水后,我区形成了23平方公里的消落带。消落带上的泥土由于长年暴晒,并被江水冲刷,变得非常松软,极易被冲入江中,造成水土流失。而在消落带栽植的中山杉,由于根须非常发达,能够起到很好的固土作用。
【采访】万州区林科所所长 何伟 我们现在测量的这棵树,它的胸径是两公分左右,测量它的根须在两米以上,所以通过我们的调查,这个中山杉的根须是很发达的,它的树越大根须就越发达,它的固土效果就越好。
【正文】截至目前,我区已在长江万州段175米到165米水位线之间的消落带栽植中山杉1700亩,经过多年淹没浸泡试验,成活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发挥了保护长江、保土固土、涵养水源、绿化库岸、改善环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