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像】记者 叶倩云:我现在是在白土镇人头村的烟菜种植基地,在每年的9月份这片土地上还种植的是烟叶,等烟叶收割完成之后,紧接着就种上了大白菜。现在正是大白菜收成的时候了,在这里我们看到咱们的第一书记和农民朋友们正在地里收割白菜,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采访】白土镇人头村二组村民 张朝忠:我们这1亩地收入6000斤到7000斤菜,收入不错,就是我们“第一书记”来了,我们烟叶收了,(他要求我们)接着种菜,经济翻了番。
【采访】白土镇人头村党支部书记 谭年明:我们在“第一书记”陈书记的带动下,我们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基础设施投入1600多万元,水、电、路、办公设施搞得很好,产业烟叶是万州第一村,有蔬菜、水果、药材,大家收入可观,党建工作也上了个台阶。
【正文】白土镇人头村村民所说的第一书记是区政协办公室农业和移民科副科长陈蜀栋。2017年底,他被选派到白土镇人头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一年来,他经常和村干部一起,走进农家院坝,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真分析人头村存在的困难和有利条件,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谋划布局。
【采访】白土镇人头村第一书记 陈蜀栋:我到村之后,通过深入走访、认真调研,发现人头村在基础设施上十分滞后,产业也比较空虚,还是后进党支部,当时感觉压力非常大。我想首先要加强党建引领,加强党的建设,再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一定要改变人头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正文】人头村是区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平均海拔1300米,烟叶是这个村的传统产业。以前村民只会种烟叶,等烟叶收割后,到了冬天,土地就闲置了。去年,陈蜀栋和“村支”两委干部引导村民在闲置的土地上种植蔬菜,增加村民收入。
【采访】白土镇人头村“第一书记” 陈蜀栋:我们立足人头村旅游资源优势,引进了一家企业投资乡村旅游开发,同时我们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保底分红,使农民变股东,促进他们增收,力争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正文】在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产业的同时,陈蜀栋和其他干部一起因户施策,让村民早日脱贫。日前,陈蜀栋和村干部一起来到建卡贫困户蒲昌珍的新家,了解她家里的情况。蒲昌珍以前住的房子属于农村D级危房,去年,在陈蜀栋和其他村干部的积极争取下,蒲昌珍家里的住房纳入了D级危房改造,这两天蒲昌珍刚好搬进了新家。
【采访】白土镇人头村村民 蒲昌珍:我这个家多亏了陈书记,把我老房子改造了,今年一家人在新房子过年。
【正文】党建引领助推脱贫攻坚,首要任务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增收的能力。去年,我区轮换调整“第一书记”185名、驻村工作队员382名,确保了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推进。同时,精选充实乡村两级班子,对镇乡班子进行全面分析研判,统筹推动优质干部资源汇聚脱贫攻坚主战场,分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培训脱贫攻坚骨干力量。此外,我区还从建强村级班子入手,把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群众吸纳进村“两委”班子,真正把基层阵地建成服务群众的“根据地”,把农村基层党支部建成带领农民群众谋发展、奔小康的“主心骨”。2018年,我区新发展农村党员225名,其中贫困村58名;8000多名有正常履职能力的党员通过“轮值参事”,在脱贫攻坚领域发挥了作用。
【采访】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刘龙飞 按照区委的安排部署,一年来,区委组织部从强化政治思想引领、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工作责任落实三个方面着手,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一是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思想、扶贫重要论述,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增强政治功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是精选充实乡村两级班子,精细管理驻村工作队伍,精心关爱扶贫一线干部,锻造脱贫攻坚过硬党员干部队伍。三是纳入全区三级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清单和年度党建述职评议内容,实行镇乡街道和帮扶单位分类考核、驻村干部单列考核,全面压实党建强村责任。
【记者感言】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加快了全区脱贫攻坚步伐。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我区有一批坚强的基层党组织,有一批活跃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党员干部队伍,农民脱贫增收有了主心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