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见到晏永禄时,他正在自家屋前搭建牛棚。如今养猪已经走上正轨的他,开始尝试养殖其他畜禽。
【采访】瀼渡镇碑牌村村民 晏永禄: 我今年才开始养牛,现在有10多头,计划养30多头牛,一年又可以多10几万收入。
【正文】今年63岁的晏永禄是地地道道的农民,5年前,儿子的一场大病,不仅让晏永禄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7万多元的外债,贫困的日子雪上加霜。脱贫攻坚开始后,晏永禄一家被精准识别为建卡贫困户。得知晏永禄年轻时曾是当地有名的养猪能手,镇村干部上门动员他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但是他却犯了难。
【采访】瀼渡镇碑牌村村民 晏永禄:关键第一是没有资金,养点猪也难得运出去,路不好,天晴才得行,落雨就运不出去,饲料也是这样,水电也不方便。
【正文】让晏永禄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5万元的国家贴息贷款就到了账,随后的半年时间,随着村村通工程、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水电路等问题全部得到了解决。2015年,晏永禄一次性养了200头肥猪,35只山羊。为了节省成本,晏永禄没有请一个帮工,每天,他和老伴儿顶着月光出门,踏着星辰而归,一年时间的苦里熬蜜,年底一算账,纯赚10多万元。
【采访】瀼渡镇碑牌村村民 晏永禄:生小猪的时候稍微辛苦一点,晚上生就晚上要在这里守。反正要连续把猪儿生完了,才睡得成。
【正文】随后,他又利用这笔资金,扩大了养殖规模,买了母猪逐渐实现了自繁自养。再加上这几年猪肉行情好,他不但脱了贫还致了富。
【采访】瀼渡镇碑牌村村民 晏永禄:今年能够出栏200多头(生猪),剩得到五六十万,今年收入还比较好。
【正文】晏永禄告诉记者,明年,他计划建一个年出栏600头“跑跑猪”的生态养殖场,同时依靠当地独特优美的自然风光,发展农家乐,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加收入,同时可以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带动大伙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