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龙驹镇 >详情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脱贫先锋】石棱:小山沟闯出大市场 小盆景成为“聚宝”盆
2020-06-02 08:24:58
来源:
字号:

【正文】近日,记者在龙驹镇石棱的苗圃场看到,各类盆景沐浴阳光、绿意盎然,园内生机勃勃。石棱介绍,他的园内共有微小型盆景3万盆,中大型盆景1500盆,大多数是由他一手创作的。其中,盆景《梦绕林海》这部作品是他花了8年多时间创作的。
【同期声】朋来苗圃场负责人 石棱:
【正文】石棱是龙驹镇花坪村8组村民。高中毕业后,他外出打工。在积累了创业经验后,石棱返乡创业开启了他的盆景人生。
【采访】朋来苗圃场负责人 石棱:我2000年就出去打工了,那个时候几百元钱一个月,有时候两三天都没有饭吃,后来找到一个专门搞花木的基地,我从小就喜欢这个,在那里学习到了一定的技术。在2008年的时候,我就回家了,回来就自己找素材、材料、小苗子就开始来创作盆景。
【正文】石棱的创业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没有人支持他的盆景事业,在创业初期,他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采访】朋来苗圃场负责人 石棱:当时我们整个村民小组都是反对的,包括我的全家都反对,觉得土地是用来种庄稼的,所以没有得到任何一个人的支持,很艰难。开始那两年也是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基本上就是一个人在那里硬撑下去。
【正文】眼见市场迟迟不见起色,石棱在一位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转变经营思路。同时,他继续钻研各类专业书籍,提高盆景创作技术水平,慢慢打开了销路。现在,他主要的销售渠道是“快手”APP。他把自己的盆景放到小店里面,让客人自己挑选购买。同时,定时开直播,自己当主播带货。
【采访】朋来苗圃场负责人 石棱:在最艰难的情况下后来就遇到张明万老师,在技术上和销路上给我很大的支持,还给我引荐,那个时候基本上我的盆景就能卖了,有效益了。张老师还对我说,你走远一点,不要只在你那个山沟沟里面销售,后来我就跑到周边的区县石柱、巫山、奉节等地方(销售),后来朋友多了到现在为止销路都还可以了。
【正文】随着石棱的技术越来越娴熟,盆景市场越做越大。如今,石棱又免费办起了花卉盆景培训班,每天在自家院坝进行现场培训,带动乡亲发展盆景产业。
【同期声】教学现场:后伸枝就是增加它的深度,前伸枝就是增加它的厚度,看上去内容很丰富,下面这一枝属于悬崖式,已经低于盆面,另外一枝伸出盆外没有低于盆口,我们称为临水式。
【采访】朋来苗圃场负责人 石棱:我们龙驹有17个会员,大家都有一个心愿都希望让我来教他们,从基础教起,怎样先把它栽活,栽活之后怎样造型,大家都要求我来给他们进行技术上的指导,带领他们,我也乐意,帮助他们,免费的,我也不收一分钱,我们每天晚上都讲到十点钟,每天晚上培训他们。
【正文】在石棱的带动下,龙驹镇盆景已经形成了制作、销售、售后服务的一条龙产业链。
【采访】朋来苗圃场负责人 石棱:因为我们会员起步晚,盆景数量不是很多,如果要他们自己去开辟一条销售渠道目前还有点不现实,现在都是让我统一给他们销售,他觉得什么价格合适,统一我在网上给他们销售出去。
【采访】龙驹镇花坪村村民 石朝全:我以前是跑摩托车运输的,收入也不大,一个月千把元钱。我跟石棱学习技术,最后自己来整盆景,到目前为止,发展了两三亩,七八百盆,年收入10万元,最后把我的在外面打工的幺兄弟喊回来一起做,我们两兄弟一起做,做大做强,确实在家门口挣到钱,生活水平提高了。
【采访】学员 成晓玲:我在龙驹镇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个很优雅宁静的小山庄,我就了解到石棱从花坪一个山上下来,农村孩子创业很了不起,他就给我讲解盆景的一些特征,我平时工作压力比较大,我觉得很放松,我就爱上了盆景,所以现在我就在学习盆景艺术

【正文】谈起对盆景植物的喜爱,石棱坦言那是因为自己从小生长在大山里,本来就对植物很感兴趣,每当看到一根朽木通过自己的双手让它变得栩栩如生,他觉得很有价值。
【采访】朋来苗圃场负责人 石棱:陶冶情操,减少精神上的压力,在欣赏盆景的时候能让心静下来,能忘记烦恼,觉得自己跟盆景好像能对话一样,好像能找到一个最亲密的朋友,这个就是为什么我直到老 可能都会走这条路的原因,因为我找到了一条自己喜欢的人生路。
【正文】对于未来,石棱希望继续做大盆景市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打造当地的盆景品牌。
【采访】朋来苗圃场负责人 石棱:我的最大愿望就是能让小盆景走进千家万户,在龙驹这个小镇能够带动更多的人来加入我们盆景产业,能脱贫增收过上好日子。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