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像】记者 吴狄 我身后的这片就是玉竹村新建起来的砂糖橘基地 在今年的3月份这1200亩的土地将全部栽植上砂糖橘 等到两年过后进入丰收期 年产值将达到5000万元 能够帮助当地500多名村民人均增收1万多元
【正文】这个沙糖桔基地是王治华到村里以后,引进的第一个产业项目。这两天,王治华和村民们一起,正在忙着完成最后的土地平整工作,为来年的树苗栽植打好基础。
【采访】(记者 王书记,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在这里种植砂糖橘)因为我来担任第一书记以后,通过广泛的调研,结合这个地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土壤结构,最适合发展柑橘产业和种植金秋沙糖桔,通过这个产业发展以后,为老百姓一个是务工带来收入,第二,老百姓的土地流转有经济收入,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的发展渠道。
【采访】溪口乡玉竹村村民 何家华 现在基地建起来了好处多,在家门口,每天都能挣五十块钱,我还流转了四亩多土地,每年还要挣两千多块钱,这样算下来一年就是一万多,比在外面打工还要强点,家里也照顾得到。
【正文】作为一名来自北京的机关干部,王治华对农村工作并不是很熟悉。上任以后,他经常实地走访调查,和群众谈心交流,并很快理清了发展思路。如今,村里不仅建起了1200亩沙糖桔基地,其公路、生产便道等基础设施也发生了变化。
【出像】记者 吴狄 我身后的这条公路就是今年刚刚竣工的村组公路 这条路修通以后 不断解决了产业的运输问题 满足了当地数百姓村民出行需求
【采访】溪口乡玉竹村村民 陈天碧 走路不踩泥巴 又不摔跤 好啊
【采访】溪口乡玉竹村第一书记 王治华 我们玉竹村未来两年内,像这种村级公路要百分之百进行硬化 生产生活便道也要百分之百进行硬化 人行便道就是从家门口到公路也要全部进行硬化 把所有村民的基础设施全部完善。
【正文】短短半年时间,王治华就和村民们打成了一片。春节前夕,王治华又四处慰问贫困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同期声】年货都准备好了?准备好了,孩子们都回来过年?全部都回来过年,现在家里还缺点什么?什么都不缺了,肉、粮食啥子都有了。现在家庭条件好了 孩子们都回来好好团个年
【正文】和王治华聊天的这位老人叫谭道成,因为身体残疾,家里一直很困难。随着村里引进产业项目,帮助他解决了务工问题。去年年底,他还利用危房改造补贴和自己的积蓄,搬进了新房。
【采访】溪口乡玉竹村村民 谭道成 现在生活好了,不愁吃不愁穿,住上了新房子,水、电、气全部通了,现在又可以在村里(产业基地)打点工 找点钱。
【正文】目前,王治华和村支两委一起制定了玉竹村的发展规划,力争在两年时间里,使全村2000多名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质的变化。
【采访】溪口乡玉竹村第一书记 王治华:将全面实现村组道路百分之百全覆盖 自来水全覆盖 全村流转土地3500亩 建成标准化的产业园 逐步打造滨江清水农业公园 逐步建成玉竹三峡田园人家 实现生态美、产业兴、 百姓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