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陵镇 >详情
武陵镇: 产业跟着扶贫走 高山移民有奔头
2016-01-11 09:31:05
来源:
字号:

 高山移民下山后如何解决生计问题?万州区武陵镇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让移民不仅住得舒服,还能脱贫致富。

最近,武陵镇下中村的谭治芬和女儿崔玲利一家从山上搬迁到了场镇边的高山生态移民集中安置点。这个居民点规划有112户,可安置400人,目前已经入住99户。按照政策,每个搬迁人口可以得到8000元的补偿,加上自己打工挣的钱,谭治芬一家买了套110多平方米的房子。新房子有三个卧室,两个卫生间,厨房、客厅一应俱全,在阳台上还可以看见长江,采光非常好。新家做饭烧的是天然气,夏天可以吹空调,随时都能洗热水澡。不仅如此,小区还配套建设了广场、太阳能路灯,健身器材,一家人非常满意。
谭治芬女儿崔玲利
我们这个家和城里没有什么区别
水电气啥子都有了
万州区武陵镇村民 谭治芬
做梦都没有想到住这么好的房子
房子倒是住好了,可他们搬到新居后靠什么维生呢?其实,武陵镇政府早就替他们想到了。除了一部分年轻人到外省市务工,剩下的村民也可以就地务工。2014年,武陵镇将当地的能人杨元太从城里请回来发展农业产业。杨元太将大多已经荒芜的1500亩土地流转过来,种植当地的特产荔枝、桂圆。
记者 熊维玮
这里是位于万州区武陵镇下中村的
如美生态农业园
我们看到漫山遍野都是种的桂圆树
现在农民朋友正在给桂圆树施肥
去年果树已经开始试花
今年将全面结果
如美生态农业园开始建设以来,下中村高山生态移民安置点的很多中老年人都在这里务工。村民杨永芬索性辞掉了在沿海的工作,一心在家干活儿。她每天做一些除草、施肥、杀虫的工作,一个月可以得到近两千元的工资。
武陵镇下中村民 杨永芬
以前我在外面打工
两年才回来一次
花费 生活除了
还没有为在园区干活剩的工资多
我现在回来家庭 娃儿 老少
都可以见得到
一年的工资还剩得到两万块钱
我觉得比以往划得来得多
如美生态农业园负责人 杨元太
我一个月就要(发)接近10多万(的工资)
全年要发几十百把万
近年来,武陵镇在农业产业方面持续用力,先后引进业主发展了6500亩桂圆、1000亩粉葛、8300亩蜜柚,建成了占地2000多亩的石桥水乡湿地公园,用地规模达4000多亩的四方山森林湿地公园开工建设,为几百名高山生态移民生产安置提供了就业岗位。









 
 
 
 
 
 
万州武陵镇:以产业推动群众增收致富
万州武陵镇:以产业推动群众增收致富
武陵镇地处万州、忠县、石柱三区(县)交界处,历史醇厚,风光秀美。近年来,武陵镇在万州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生态文化融合发展和旅游兴镇战略,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以现代农业和特色乡村旅游为抓手,大力推进产业发展,推动群众增收致富,硕果累累,亮点纷呈。

全国文明村镇、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级环境优美镇以及重庆市级统筹城乡改革示范镇、市级中心镇、市级卫生镇……一个个荣誉的背后,是武陵镇一干人真抓实干,脚踏实地的身影。

A

练内功,促民生

干部群众亲如一家

“嘿,今天风大哟,冷不?”

“冷啊!”

“那把袄子裹起来噻!”

“哈哈,用不着,领导都不怕冷,我们还虚啥子嘛!”

这是11月3日上午,一名武陵镇干部下村时和一位村民的玩笑话。一说一笑,干部没有架子,村民没有拘谨,如同多年的老友见面一般。

这样的场景在武陵镇随处可见,干群和谐相处,亲如一家人。

这样的和谐从何而来?源自武陵镇一干人立足实际,以人为本,坚持“练内功”和促民生两手抓的结果。

练内功,树立廉洁政风,提高干部精气神和务实作风,增强服务意识;促民生,强化民生保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感。

去年以来,武陵镇继续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建成镇级公共服务中心1个、村级便民服务大厅16个,规范建立首问负责、信息公开、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限时办结、服务台账和服务群众制度。认真抓好“两访一办理”、“双联双帮双促”和“两行动四进门”活动,17个村(社区)的群工系统实现全覆盖,并开设“万州武陵”微信公众号,让干群随时随地“面对面”交流。

同时,全力推进民生建设,硬化村组公路49.98公里;武郭公路油化升级改造工程已进入水稳垫层施工阶段;沿江公路升级改造工程纳入三峡后续规划;龙石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动工建设;改造集镇自来水管网19公里,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10个、整治水库4座、山坪塘120口。

政风影响民风,民生推动和谐。正是武陵镇一干人坚持从自身做起,坚持以群众为本,脚踏实地,真抓实干,造就了如今的和谐局面。

B

勤跑腿,甘服务

以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武陵镇下中村,硬化的村级公路如一条藏青色的带子蜿蜒山间。路边的果园里,村民三三两两,悠然劳作,一株株优良晚熟品种的桂圆茁壮成长。

“我们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武陵政府的支持。”重庆如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先生掷地有声地说道。

硬件设施投入、山坪塘整治、解读政策,帮助理清发展思路、跑部门协调,管网设施建设……对于武陵镇政府的帮助,杨先生如数家珍。

甘当跑腿服务企业,助推全镇产业发展,是武陵镇一干人一直以来都在践行的职责和使命。

按照“公司+基地+大户连农户”的模式,积极引进城市资本下乡,规模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构建桂圆产业带和蜜柚产业带,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引进重庆雁谷、重庆如美,投资9000万元在黄金、下中村流转土地6500亩种植桂圆,打造全国最北、最晚熟的龙眼基地;引进重庆全科农业在复龙村流转土地600亩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引进重庆脆秋果业在红谷村流转土地500亩发展清脆梨子……

有忠实的“服务员”做后盾,一大批企业落户,让武陵村村都有特色产业。

产业发展得好,得惠的是群众。

村民陈步田身体残疾且多病,儿女又常年在外,家里的担子都落在妻子身上。因为要照顾他,妻子不能外出做工,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家里的土地,生活过得很拮据。

不过,自从如美农业公司入驻后,陈步田总算舒心了。每年,光土地流转费就有3000多元。此外,妻子在果园里做零工,每个月也能挣1000多元,家里的生活大大改观。

像陈步田一样的村民在武陵镇还有很多,他们都是武陵镇以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受益者。

C

重实际,抓特色 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

两侧青山相对望,石桥河水缓流淌;农家小舍升炊烟,瑰丽风景如画来。

这里就是万州首个湿地公园——石桥水乡观光园。从大门一路往里,两侧田地里,各色花卉争相开放;石桥河上,石拱桥、铁索桥横跨。

据石桥水乡观光园总经理叶宗平介绍,目前石桥水乡种有花卉30多种,其中大多都是稀有品种,在不同的季节开放。开园一个多月以来,已经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下一步,还将开发更多的体验式休闲项目。

美不过千古风流地,看不够人文荟萃城。石桥水乡只是武陵镇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环境、历史、文化,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

自古以来,武陵镇就是一个风光秀美,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遗存丰富之地。近年来,武陵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结合自身资源,大力推动“旅游兴镇”战略,硕果颇丰。

重庆四方山农业公司拟投资1.5亿打造漂流温泉之乡,已破土动工;重庆农投集团投资3个亿,在辖区长江支流河溪口建设生态渔场;重庆巨邦农业拟投资1.5亿元,在禹安村打造木枥观国际休闲度假村,发展汽车野营、水上休闲娱乐、游艇、观光农业等,并力争形成“武陵古镇、古城遗岛、贵妃五临荔枝园、十里桂圆长廊、河溪口生态渔场、石桥水乡、旺家河生态农业园、四方山森林公园、生态蜜柚带、木枥仙山景区、百年桂圆主题公园、禹安江湾景区、甘宁水寨(龙舟基地)、鲁班沟森林公园”的乡村旅游小环线,融入区里的首条精品旅游大环线,填补石宝寨至万州大瀑布旅游线路之间的空当。





扮靓城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武陵镇抓住三峡工程后续规划实施以及建设统筹城乡改革示范中心镇的机遇,围绕建设美丽武陵的目标,科学编制武陵镇2011~2020年总体规划、控详规及风貌设计。

投资4000万元实施集镇房屋风貌改造、码头升级改造、汉文化广场整治、集镇农贸市场改扩建、武陵中心小学塑胶操场、卫生院住院综合楼改造、完成集镇房屋风貌改造5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900盏、建成农民新村6个,入住农民200户650人。

以巩固国家级生态镇和市级卫生城镇建设成果为抓手,建立健全城镇管理长效机制,强化镇容镇貌管理,积极创建市级园林城镇。同时,2014年市级卫生城镇一次性通过复查验收。

落实政策,扎实推进民生改善

以人为本,才能和谐发展。民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武陵镇全面落实政策,全力推进民生改善。截至目前,全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城乡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扶贫攻坚工作有序推进,711户建卡贫困户能按期摘掉贫困“帽子”。

同时,新建农村幸福院5个。每年发放各类困难救助168万元、累计支出城乡低保金150余万元、兑付各种强农惠农补贴资金600余万元,发放小额贷款900余万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辖区初中毕业生就读普高和职高比例达95%以上。

深挖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武陵镇历来是文化醇厚之地,武陵镇一干人立足实际,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挖掘文化,发扬文化,实行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使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武陵板凳龙成功列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报告文学《找寻乡村的未来——写在万州区武陵镇喜获“全国文明村镇”殊荣之际》在多家报刊登载。

下一步,武陵镇将围绕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及时挖掘整理木枥观文化、贵妃文化和移民文化,加强古文化遗址保护;推进汉文化广场、汉文化特色街、婚纱摄影基地和龙舟亲水休闲健身基地建设,保护开发武陵湿地资源保护区和木枥观,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创建市级历史文化古镇。

记者手记

站得高,才看得远;立得正,才走得直。在历史的丰碑上,在生态涵养的浪潮中,武陵镇一干人立足实际,紧紧围绕生态涵养发展的要求,按照“清遗留、夯基础、谋未来”的思路,使得这个有着千年历史古朴之地再铸辉煌。时间不止,前行不止,发展不止。新的征程中,武陵镇一干人将依托自身的资源和优势,让武陵焕发新的光彩。



绘就秀美武陵新画卷
——访武陵镇党委书记罗重生
本报记者 李进发

深秋的武陵镇,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和活力。武郭路实质性启动,石桥水乡湿地公园开园迎客,扶贫攻坚工作全面稳步推进。国家级生态镇、全国文明村镇、市级中心镇、市级卫生镇……一幅幅展示武陵镇美好未来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又是依法治镇的开局之年,更是决战‘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我们紧紧围绕‘清遗留、夯基础、谋未来’的思路,善谋发展之势、善借发展之力、善闯发展之路,努力绘就秀美武陵新画卷。”近日,武陵镇党委书记罗重生接受记者采访时,满怀激情地说。

罗重生介绍,今年以来,武陵镇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真抓实干,务实前行,全镇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武陵镇地处长江边上,具有独特的天然资源。如何依托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促进全镇经济持续增长呢?在罗重生看来,那就是按照“公司+基地+大户连农户”模式,积极引进城市资本下乡,规模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构建沿江桂圆产业带和武郭路沿线蜜柚产业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如今,重庆雁谷、重庆如美农业开发公司投资9000万元在黄金、下中村流转土地6500亩打造的桂圆基地已初具规模,明年即可开园迎客。

“武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发展乡村旅游正当其时。”罗重生认为,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天然资源给武陵镇乡村旅游带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全镇借势借力打造武陵古镇、古城遗岛、贵妃五临荔枝园、十里桂圆长廊、河溪口生态渔场、石桥水乡、旺家河生态农业园、四方山森林公园、生态蜜柚带、木枥仙山景区、百年桂圆主题公园、禹安江湾景区、甘宁水寨(龙舟基地)、鲁班沟森林公园的乡村旅游小环线,将武陵旅游融入区里的首条精品旅游大环线,填补石宝寨至万州大瀑布旅游线路之间的空当。启动市级历史文化名镇创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着力推进汉文化广场、汉文化特色街、龙舟亲水休闲健身基地、河溪口生态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木枥观修复等工作,在关键节点配建汉阙、汉亭、观景平台、文化墙及特色路牌,将汉文化元素融入建设中,打造历史人文景观。

罗重生说,党的建设是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全镇始终秉承党建统领各项中心工作的思路,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强化思想教育、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借助“万州武陵”微信公众号、政务易、OA办公平台等,推介、宣传武陵,为各项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确保在年底前完成3个贫困村的脱贫及武郭路改造等其他工作目标。”罗重生表示,全镇干部将对照年初既定的工作目标,查漏补缺,建立任务清单,以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工作态度,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风劲扬帆谱新篇

本报记者 李进发

深秋时节,顺着沿江公路向武陵镇前行,一路领略平湖美景的同时,处处感受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奋发向上的动人画面。从机器轰鸣的建设场地到笑声朗朗的农家小院,从“花团锦簇”的石桥水乡湿地公园到一片绿色的桂圆基地,无不展示着新气象、新发展、新魅力。

今年以来,武陵镇坚持在重点上推进、难点上突破、进度上加快、标准上提高、落实上着力的有效措施,使全镇经济社会得到了持续较快发展,呈现出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心思齐、人心思干,保稳求进、思富图强的大好局面。

抓党建,提振干部队伍精气神

现场:“这样的活动非常好,不但凝聚人心,还让大家对工作的地方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为全镇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近日,参加完镇里举行的“爱武陵,兴家乡”镇内环线游活动后,镇干部小李这样感慨。

延伸:今年以来,武陵镇把抓党建放在首位,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集中研学和业余自学、理论学习与实际考察相结合,采取公开承诺、警示教育、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干部素质。通过组织镇内游、周边参观考察等方式,提升基层干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坚持党建工作例会、党委委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党支部书记向镇党委述职、党代表列席镇党委会等制度,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建成镇级公共服务中心1个、村级便民服务大厅16个,提高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配齐“四大件”,全面推行OA无纸化办公,村级规范化率达94%。认真落实32项村(社区)事务准入清单和19项涉证事项清单制度,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认真抓好“两访一办理”、“双联双帮双促”和“两行动四进门”活动,17个村(社区)的群工系统实现全覆盖。采取“三推两考一审两公示”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205名。建立健全完善机关干部管理制度,用制度规范干部行为,促进干部勤政务实。通过各种举措,进一步提振了干部队伍精气神,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兴产业,农旅结合发展正当时

现场:在娇艳欲滴的鲜花丛中,市民陈小姐和闺蜜举着自拍杆,左一张、右一张,高兴地玩着自拍。“很好看,没想到在这里有如此规模的花海,这一趟真是来对了。”在武陵石桥湿地公园游玩的陈女士十分满意。

延伸:今年以来,武陵镇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在成功引进重庆雁谷、重庆如美,在黄金、下中村流转土地6500亩种植桂圆,重庆万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石桥村流转土地2500亩,发展特色观赏水果和花草的基础上,又引进重庆葛康农业等在朝阳村流转土地1000亩发展粉葛产业,重庆绿洲坝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在复龙村流转土地500亩发展生态水产养殖业,乐安、长塝、八羊等村均有上千亩的土地流转。重庆雁谷农业在去年再次投入1100万元,栽植桂圆大树3万株;重庆如美农业再次投入500万元实施园区水利设施建设,5000亩的桂圆园区呈现新景象。重庆四方山农业公司拟投资1.5亿打造漂流温泉之乡,已破土动工;重庆农投集团投资3个亿在辖区长江支流河溪口建设生态渔场;重庆巨邦农业拟投资1.5亿元,在禹安村打造木枥观国际休闲度假村,发展汽车野营、水上休闲娱乐、游艇、观光农业等项目,力争形成“石宝寨——武陵——万州大瀑布”精品旅游线路。

同时利用扶贫资金、民间资本,在武郭路沿线的鹿井、和平、长榜、朝阳、八羊等村栽植蜜柚,打造万州蜜柚品牌。目前全镇已发展桂圆5000亩、蜜柚8300亩,规模居全区之首,“鹿井蜜柚”被评为全区“最爱农产品”。如今,武陵镇已逐步成为人们在周末、小长假及日常休闲时的旅游热地。

重扶贫,因地制宜打好攻坚战

现场:“现在每个月在园区务工,能收入一千多元,得感谢镇里的帮扶啊。”武陵镇下中村村民袁世发说起镇扶贫攻坚工作队的帮扶,甚是感激。老袁是村里的贫困户,为了帮助他顺利脱贫,帮扶工作队介绍他到村里的桂圆基地务工。“有了这份工作,年底脱贫肯定没问题。”老袁充满了信心。

延伸:全区扶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武陵镇围绕“建八有、解八难”的具体目标,积极探索扶贫方式,关政策,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扶贫攻坚。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制定帮扶措施965条。组建50余人的帮扶工作队,实施农民技术培训,增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加强扶贫项目建设,规划实施52个扶贫项目,切实解决5个贫困村,4102户13190名贫困群众的“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问题。借助“万州武陵”微信公众号、政务易、OA办公平台等适时发布工作动态和相
此外,还引进5家农业企业,布局下中、黄金、石桥、复龙、朝阳5个贫困村,做到村村有产业、村村有发展,园区共解决农户1200人就近务工,其中稳定务工人员400人,群众增收670万元。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