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陵镇 >详情
武陵镇:三峡文化的“聚宝盆”
2015-05-20 11:02:27
来源:
字号: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随着长江水位下降,考古工作人员又将进入万州区武陵镇的下中村进行考古工作。武陵镇这个被称为三峡文化聚宝盆的地方或许又有更多令人惊喜的发现。
最近,一位网友在网上晒出了他随手在武陵江边捡到的一些文物。由于降水冲刷后,江边不时可以看到古代的头饰、钱币、玉器等物品。这些情况证实,武陵确实是一座文物的宝库。
史料记载,武陵在公元557年的时候就被设为县城的所在地,设县的历史长达800左右。
早在2001年下中村遗址开掘之初,就有国内考古专家分析认为:武陵镇地下埋藏着三座古城遗址,它们分别是椅子山商周古城建筑遗址、圈山汉代城市遗址以及下中村古城遗址,一度引发业界震动和全国媒体广泛关注。
2005年,考古工作者对下中村1.5公顷的土地进行了现场挖掘,用五年的时间,挖出了上万件器物和30多所房屋。考古人员在这里一处保存完好的宋代民居,一处寺院和一处砚台生产作坊。在这里,家家都能找到茶具,共计近百件,而且样式精巧、考究。由此可见,当时喝茶已经成为普通市民的一种生活习惯。
此外,考古专家还在出土的房屋中发现了很多陶器瓷器,其中有景德镇湖口窑、重庆涂山窑、陕西耀州窑,四川青羊官窑,考古学家认为,如此众多窑口集中于一地,可见当时的武陵既是经济繁荣的水码头,也是长江边上一个政治重镇。目前,武陵镇很多地方依然可以看到使用了很多年的青石古道。
在武陵出土的文物中,有两件文物非常宝贵。 1974年,武陵镇居民在长江边的沙土中挖出了一件“令全国眼红”的、顶上雕有虎造型的青铜器,它就是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虎钮錞于王”, 2003年3月,在武陵镇小浪口一处溪边山坡上发掘出土了惊世国宝———汉阙,线条匀称简洁,古朴庄重,旁边一条长翅青龙鼓眼张嘴,呼之欲出。是全国第二例考古发现的汉阙。这两件文物均陈列在中国三峡博物馆“远古巴渝”厅。成为三峡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