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详情
那家书店:记录一群爱书人心中的生活方式
2016-08-11 03:56:55
来源: 华龙网
字号:

  华龙网8月9日14时讯(实习生 付冰卿)说到重庆,你会想到什么,火锅?雾都?夜景?其实重庆文化远远不止这些。都说书店是一座城市文化的缩影,纪录片《那家书店》讲述了三家书店和一群爱书人的故事,3位老板开办书店的初衷、他们和书店之间的故事、以及用书店寄托他们心中向往的生活方式。

 
 

    少数的花园

    “少数花园应该说它是一个城市的公共文化平台,我们在创办少数花园的时候就有一个定位,它必须是重庆的一个文化会客厅。”少数花园的老板李先生在纪录片中谈到,少数花园现在呈现的一个理想状态就是:它为少数人提供一个环境,各个艺术种类的人民都来这里参加活动。

    李元胜先生向记者介绍,少数花园的活动可以是店内的一大特色,每周将举办不同的主题活动,有一次,他们自己组合了一个乐队,即兴演唱诗人们的作品,受到不少消费者喜欢,他希望感兴趣的市民可以亲身去现场感受这种气氛。

    角落的岁月

    四川美术学院旁边,有一家名叫“喜马拉雅”的书店,大多数人不知道,这个文艺气息浓厚的书店,前生居然是一家废品站。

    “大概是在3、4岁的时候,我妈就带着我去集市上赶集,那个时候人特别多,买东西不方便,当时我妈就把我放在一个小的书摊旁边,那个时候我度过了一个很愉快的下午,而且感觉非常安全,那时我就觉得开家书店真好”。书店老板名叫刘景涛,他说因为一次机缘,让他从小就与书店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为比较向往自由随性的生活方式,刘景涛的这家书店也显得比较随性,没有固定的营业时间,无论多晚,只要店内有顾客,都不打烊,最后一位客人离开的时间,就是书店关门的时间。

    往书店里走,有一个小院子,顾客可以在这里喝茶,交流读书心得。说起这个书店发生的趣事,刘景涛说店里的一个顾客用下面这组漫画讲述了她在这个书店里所邂逅的一段感情。

 

 

 

  

  

 

  

 

  

 

 

 

  

    “有人说,来到一座城市就要逛逛那座城市的书店。”刘景涛说,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回忆,喜马拉雅希望能够在城市的角落承载着一些人的过往。

    负七楼的时光

    婺月书院,坐落在一幢负7楼的居民楼下,这里紧临马路,每天车来车往。不过,走进书店后,就仿佛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舒缓的音乐、柔和的灯光、墙上张贴着记录时代变迁的门牌号码,还有木制的手工家具……一切的一切,仿佛都与外界隔绝了,来这里的客人往往一坐就是一下午,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闹市中的隐者。

    说到店里的趣事,老板表示,每天都有不同的趣事发生,她在交谈中提到,冯小刚当年来重庆拍电影的时候,来到这个店,看上了这里的两把手工木制凳子,出价2000元,但是被她回绝了。老板说,这里地上的石块路,屋内的装饰、家具,甚至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他们自己亲手打造的,因为这里地处负七楼,所以,来这里的客人大多都是熟客。

    纪录片《那家书店》中,没有直接采访老板,而是用采访了一位那里的顾客,从顾客的视角来展现整个书店。

   (华龙网综合整理)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