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详情
改编剧占领荧屏:重IP更要重品质
2015-12-18 02:05:54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新华网北京12月17日专电(记者 刘硕)随着IP(知识产权)热潮逐渐蔓延,IP改编剧占领屏幕的势头愈发猛烈。与此同时,IP改编剧低龄化趋势明显、制作水准不高等也被部分观众诟病。业界人士认为,IP改编剧若要取得长足发展,不仅要重视IP,更要重视改编的品质。


    据新浪网统计,截至12月初,今年在微博上热度最高的电视剧前10位中,《花千骨》等IP改编剧占了8席,电视剧微博话题阅读量基本上全部被热门IP改编剧占领。


    日前在京举办的“IP改编VS编剧原创”主题论坛上,多名电视剧创作者士认为,随着市场日渐成熟,IP改编剧的编创质量才是核心竞争力。提高IP改编剧的市场竞争力,不仅取决于IP本身的质量和受众基本盘,更取决于导演、编剧能否把IP变成兼具市场竞争力和良好口碑的电视剧作品。


    “对于搞创作的人来说,点击量高的倒不一定好,点击量低的也不一定不好。”执导过《芈月传》《甄嬛传》《金婚》等作品的导演郑晓龙认为,现在资本市场把点击量作为购买IP的基本条件,但这并不能作为改编剧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秦时明月》《步步惊心》《仙剑奇侠传》等IP改编剧的制片人蔡艺侬认为,虽然在选择题材时会考虑IP的观众基本盘,但也会考虑这个故事有没有二次创作的可能性,做出来会不会好看。


    蔡艺侬说,以今年暑假播出的《无心法师》为例,在选择这个IP之初并不被太多人看好,但通过二次创作,使这个小IP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大IP。“其实我们看重的是人物和故事,而并不在于它的基本盘有多大。”


    对于电视剧从业者来说,把IP改编为适合电视剧拍摄的故事和剧本,并且最终获得观众认可,压力不亚于编剧原创。“不是把一个原作品搬过去就可以顺理成章变成影像,它绝对是二次创作的,包括各种人物的提升、改编。”蔡艺侬说。


    由于IP改编剧大有全面超越原创剧的势头,部分擅长原创的专业编剧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甚至有人感觉专业编剧的饭碗已经被IP打碎了。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对IP进行二度创作,赢得的观众口碑,保证品质,依然离不开专业编剧的力量。


    “为什么电视剧有编剧?编剧和小说作者、作家不是一回事。编剧就是编剧,作家就是作家,作家到编剧是不同的行业。”郑晓龙说。


    但是,矛盾总是不可避免。一些IP改编剧为了适合电视剧的表现,进行了很大程度上的二度创作甚至续写,很多IP“原著粉”对此表现出强烈的反感、挑剔甚至网络攻击。


    《大秧歌》《铁梨花》等剧的导演郭靖宇等业内人士认为,在对IP进行改编时,还是应该考虑更大的观众面,改编IP先要了解电视剧的特性,IP只是工具和手段,最终呈现给大家的一定是编剧的剧本。


    针对目前一些IP作者参与影视改编,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态度和做法值得肯定,但为了保证电视剧专业化生产的品质,还是要让专业创作力量发挥主要作用。


    在保证品质的同时,如何让IP改编剧适应更多观众的口味也是创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改编IP的时候,还是要更宽泛地考虑到更多人的喜欢。”郑晓龙说。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