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报讯(记者 孙磊)明明想买理财产品,却被买成了保险;明明不是保本产品,却被宣传成保本……不少去银行买理财产品的市民,可能都遭遇过这样的尴尬。一旦出了问题,往往双方各执一词,无法明确责任。今后如果再出现这种情况,就好解决了。28日,商报记者从重庆银监局了解到,重庆各银行主城网点从7月1日起(区县网点从12月31日起),银行销售理财产品必须全程录像录音(以下简称“双录”)。
近年来,不少市民遭遇银行“飞单”情况。业内人士告诉商报记者,所谓“飞单”,是指一部分金融从业人员利用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卖不属于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从中获得高额的佣金提成。对于市民来说,尽管这样的理财产品承诺高收益,但很容易出问题。
针对“飞单”等问题,银监会此前提出,要求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售卖时实现“双录”,并于2015年开始陆续施行。商报记者了解到,重庆银监局于2015年12月3日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录音录像工作意见》,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向个人客户销售的理财产品和代销产品都要施行“双录”,从今年7月1日起,主城各银行的网点将覆盖,到2016年年底,“双录”制度将在重庆银行业实现全覆盖。
28日,商报记者来到了重庆银行体验了全新的理财产品销售过程。得知记者要买一款理财产品,工作人员推荐了一款正在募集的理财产品,并提醒记者,理财产品不是存款,是有风险的。商报记者发现,工作人员的电脑界面同步显示了录像画面,此时的所有影像都被录入进去。
华夏银行重庆分行个人业务部总经理张艳告诉商报记者,实行双录能够对银行进行有效监督,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张艳还表示,目前华夏银行在重庆的全部网点理财专区(包含区县)都在7月1日后开通双录功能。
商报记者从重庆银行了解到,目前“双录”的资料保管时间是对应购买产品合同到期后2年。此外,各家银行都将这部分资料视为重要凭证管理;各家银行的规则是严禁各级及利益相关人员更改、截取和涂抹。重庆银监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如果投资人发现网点工作人员在未“双录”情况下进行产品销售,可以拒绝办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