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家公司股东套现63.46亿元
康盛股份昨晚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陈汉康及其一致行动人,拟自公告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5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4.4%。减持计划执行完毕后,陈汉康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所持股份不低于24.21%,仍为第一大股东。
宁波银行昨天公告称,公司股东华茂集团计划在未来6个月期间,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股份不超过3899.8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减持原因为华茂集团的投资需要。公告显示,华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总数量为2.2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85%。
皖江物流也公告称,股东西部利得基金旗下的西部利得晥流2号资管计划减持公司1445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70%,至此该资管计划已将手中股份全部抛售,不再持有公司股份。西部利得基金旗下的1号资产管理计划仍持有3410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8.73%。
半年报发布工作8月31日刚刚收官,上市公司大股东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减持动作。
9月1日当天,天宝股份公告称,控股股东大连承运投资集团及实际控制人黄作庆当天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1500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74%。濮阳惠成9月1日晚间公告表示,公司股东汉丰投资8月30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560.1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50%,减持均价34.50元/股。减持后汉丰投资持有公司股份799.9万股,占公司总股数的4.9999375%,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东。这意味着,该股东未来的减持将无需再进行披露。
9月2日晚间,川大智胜、春兴精工、天宝股份、皇氏集团等8家公司集中发布减持公告,其中7家减持人属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减持。川大智胜称,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游志胜卖出公司股份的通知,游志胜于2016年6月22日、9月1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分别减持公司股份51.75万股和160万股,累计减持占公司总股本的0.94%。本次减持后,游志胜持有公司股份1806.8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8.01%。
Wind数据显示,9月1日至4日,就有53家公司公告了股东减持情况,累计套现约63.46亿元。
多家公司套现违规被警示
减持大潮中,多家上市公司因违规受到监管的关注和警示函。9月4日,国金证券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原因是去年救市期间,其股东清华控股承诺择机增持不低于4427万元的股票,但增持尚未兑现,该股东反在今年8月22日宣布计划减持不超过1.1亿股,占国金证券总股本的3.63%,减持原因是“自身发展需求”。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19日,清华控股通过自有账户持有国金证券股份1.67亿股,占总股本比例 5.53%;登记于“清华控股-中德证券-清控可交换债担保及信托财产专户”,用于担保清华控股可交换公司债券的股份1.22亿股,占总股本比例 4.03%。上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国金证券核实清华控股的增减情况,结合清华控股增持承诺的履行情况,说明减持计划是否违背了前期增持承诺,并请律师发表专业意见。
统计显示,已有十多家公司因违规减持收到交易所下发的监管函,触雷方式包括窗口期违规减持、持股5%以上股东变动股份未履行信披义务等。同时,部分公司涉嫌借高送转掩护股东减持的情况也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
中小创公司减持压力最大
市场分析表示,本轮减持潮原因还在于解禁市值高企。Wind统计显示,7月至8月,解禁市值累计2735.7亿元。其中,解禁股份数量最多的是上海石化,其次是山东钢铁、山鹰纸业。从板块看,今年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解禁市值分别为4960.6亿元和4374.6亿元,所面临的减持压力远高于主板;从行业看,食品饮料、计算机、家电、传媒、通信、轻工制造和电子元器件等行业的解禁市值偏大,这些行业解禁后面临的减持压力更大。海通证券分析师指出,预计下半年产业资本整体净减持规模约为773亿元。(齐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