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详情
对“月饼贴牌价格翻10倍”乱象不能不设防
2016-09-14 09:34:05
来源:
字号:

 

 

  当你品尝月饼的时候,是否会思考下它来源于哪里呢?在各大商店、糕点房和酒店餐厅纷纷上架月饼之时,却有面点师傅爆料称,基本上没有一家酒店和糕点房会自己生产馅料。由于成本太高,月饼馅料几乎全部来自专供月饼的食品厂。商家贴牌后直接销售,不仅能将月饼的价格拉高10倍,还给消费者带来了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9月12日《齐鲁晚报》)

  贴牌指一家厂家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要求,为其生产产品和产品配件,俗称代加工。说得再直白一些,一些月饼生产与加工企业的贴牌,即“我下订单要月饼,你来生产,然后贴我的品牌销售月饼”。

  当然,如果严格按照相关食品生产要求、安全管理标准操作,这种代加工行为未尝不可。但问题出在,一些所谓的贴牌行为,其本身存在极严重的乱象。比如酒店向代工厂下订单生产月饼,月饼生产出来之后,酒店自己包装一下即以“我们自己手工制作为由”进行出售。

  这样的月饼,一没有标明生产厂家,没有来源,甚至简直就是三无产品。其二,其多有虚假宣传与承诺,存在欺骗消费者,侵害消费者消费知情权等问题,消费者误认为是酒店自己纯手工制作,但事实上,月饼本身依然是代工厂,甚至是黑工厂一手生产。其三,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酒店等销售者、代工厂之间,很容易出现推卸责任、推诿扯皮现象,导致消费者维权难,甚至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导致类似月饼贴牌现象的原因,无疑是利益驱使。代工厂需要利用酒店等的名气、商标与销路,而酒店等为了节约制作成本。同样的月饼,代工厂生产出来之后,酒店贴个牌,身价即暴涨10多倍。唯有消费者,在月饼贴牌行为中,成了典型的冤大头。

  面对类似的月饼贴牌乱象,我们明显不能毫不设防:一方面,做为消费者,在购买月饼等时,一定要认准品牌、认清标识,最好从正规渠道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月饼;另一方面,相关食品管理等监管部门,明显要尽职尽责。特别是,不管酒店生产也好,糕点房加工也罢,亦或者是食品企业生产与销售也好,既然公开标价销售,相关月饼就属于商品,理应按照商品的标准,进行必要的检查、检疫与检疫,一旦发现三无月饼、问题月饼等,要毫不留情地坚决踢出市场,并对相关商家进行从严与从重的处罚。

  商家以利为重,必定会无视规则甚至法律。这就要求,消费者要加强辨识能力,但相关监管部门,肩负约束与规范的本职责任,更不能无视乱象。事实上,也唯有加强管理、从严要求、从重处罚,才有望保证月饼市场的健康与良性,才能让消费者买得舒心,吃得放心!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