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全媒体讯(记者彭瑜)2月10日中午,万州区天城镇老岩新村博云森林酒店,张婷婷终于睡了个午觉,这是她10多天来第一次睡午觉。张婷婷是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下称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发热门诊一名护士。疫情发生以来,她和同事们在一线连续工作了10多天。当天上午10点,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包括张婷婷在内的13名一线医护人员实行轮休,开始14天的集中休息。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是市卫健委公布的渝东北片区的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截至目前,该院先后有400余名医护人员参加一线医疗救治,收治确诊病例204人,治愈出院41例,很多医务人员已连续奋战三周以上。
为有效发挥集中救治力量,对医疗救治一线医务人员关心关爱、保障其心身得到适当休养、有效防止交叉感染,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按照相关要求,安排参与集中救治工作的医师、护士、医技人员和护工、疾控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实验室检测人员等,选定集中住宿场所,集中分类居住,并做好餐饮保障,安全秩序维护,同时开展健康防护、监测及处置,保障医务人员合理休息,积极给予精神关怀,及时开展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有效缓解工作压力。
老岩新村海拔1000余米,群山连绵,古木参天,空气新鲜,近可见鸟儿翻飞,远可看万州新城,是适合休息静养的好地方。
“可是没睡着。” 张婷婷说,上班时累得想睡觉,真的可以睡午觉了,脑海里想的还是医院那些事,这些天来,大家忙碌的场景一遍又一遍在脑海里浮现。“和同事们一样,还是放不下医院的工作。”
放射治疗综合病区副主任常世川在发热门诊坚守了半个月,虽然一身疲惫,但住进酒店,他又开始整理这些天来的病例,着手完善救治流程、总结诊治经验、优化防护措施。他说,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还得争分夺秒把医疗救治工作努力做得更好。对于常世川来说,休息就是用来思考、总结工作。
“山上的空气真新鲜!总算可以想吃就吃、想喝就喝、想方便就方便了。”疫情发生后,护士秦蔚、石玉第一个班穿着防护服上了11个小时,饭不能吃、水不能喝,也上不了厕所。石玉说:“终于可以休闲放松一会儿了。”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工会负责人称,该院一线医护人员每工作三周就集中休息14天,然后与家人团聚一周,再接着继续上岗。据介绍,接下来几天,该院陆续有一线医务人员上山轮休。
记者采访发现,秦蔚、石玉等鼻梁上被口罩勒出的伤口还没完全愈合。但他们说,休息完这段时间,他们还要继续战斗,直到取得这场疫情阻击战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