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区外 >详情
丰都:“四好农村路”通村畅乡 铺就偏远乡村幸福路
2020-09-15 10:00:48
来源:
字号: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5日6时30分讯(通讯员 邓军杰)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如今“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一条条“四好农村路”不仅通村畅乡,还为偏远农村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让沿线的农民群众走出了一条条“脱贫路”“致富路”“幸福路”。

丰都县武平镇百集山村道路拓宽施工现场。通讯员 邓军杰 摄

路通,产业兴

眼下,位于重庆丰都县东南端的武平镇蜂子山村,大片辣椒已经成熟,每天都有车辆从县城前来收购。

“公路通了就是安逸,再也不愁种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啦!”蜂子山村的农户程登合感慨着,过去的羊肠小道都是村民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既不平坦也不干净,甚至从村上走到武平场镇上一趟要花三四个小时。

现如今,村里早已修通了水泥路,来往的车辆增多了,发展产业的天地也更加广阔了。

“我们村现在的主导产业主要有油茶、辣椒、生态大米。村上公路修好后,不仅让我们的产业发展起来了,还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益。”蜂子山村村委会主任刘明龙在谈到村子修路前后的变化时,忍不住感慨道:“没修路前,我们的农户需要靠背篓将农产品一篓一篓地背回家里,现在路通了,我们的双腿也终于得到解放了。”

“路没通的时候,完全不敢想自己办一个养猪场。现在,养猪场不仅建起来了,还越办越大了。”2017年的建卡贫困户罗成权在2019年底就脱了贫,目前正在经营自家的养猪场,“四好农村路”的修建让生猪的运输问题得到了解决。

“四好农村路”的修建,让很多农户从“想都不敢想”到“勇于尝试”发展种养业。“我们村在2014年的时候人均年收入还只有3000元左右,自‘四好农村路’建成以来,人均年收入已经提高到13000元左右了。”刘明龙说。

路美,乡村美

9月上旬,走进武平镇百集山村,一条条平坦的公路通向一户户红瓦白墙的民居房,道路周围的油茶树果子在风中轻轻摇曳,呈现出一片和美的乡村美丽景象。

在百集山村的一处道路上,施工队伍正在进行道路拓宽施工。“自从‘四好农村路’建成以来,村子里来往的车辆多了,拓宽公路方便车辆会车。”建设现场负责人陈时花向笔者介绍,拓宽公路项目完成了95%以上。

今年受天气原因影响,农村道路多段路基被洪水摧毁,造成路面塌方、路基悬空等问题,延误道路拓宽工期。“大家都说农村公路是农村展示形象的窗口,是‘脸面’,所以我们经常到各个山村巡查,第一时间发现道路问题、及时清理解决,时刻保持好‘脸面’。”陈时花说。

路好,旅游旺

走进武平镇周大湾村,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旅游小道周围花木萦绕,香樟树为过路人撑起一片片绿荫,鱼塘内装满“天光云影共徘徊”的诗意,一幅生动的美丽乡村画卷呈现眼前。

“自从村里的‘四好农村路’建成后,村里加大了山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力度。为统筹推进周大湾村乡村旅游发展,以旅游产业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周大湾村以道路工程、美化工程等工程细化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武平镇经发办工作人员黄国华表示,周大湾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已初见成效。

周大湾村村民黄安洪的农家乐,在开业第一年,已经接待游客超过1000人次。“现在的农村道路四通八达,不仅方便我们走出去,更方便外面的人走进来。从没有路到羊肠道,从泥巴路到水泥路,我们村的路越来越宽,我们的致富路也越走越顺。”黄安洪高兴地对笔者说。

武平镇 “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只是丰都交通发展的一个缩影。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农村道路的建设不仅仅是方便农户出行,更是农村走向城镇化、现代化、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丰都县交通局“四好农村路”建设负责人李红波介绍,2020年全县“四好农村路”计划建成338公里。截至八月中旬,累计完成253公里,完成投资13409万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75%,十直、高镇、武平、都督等乡镇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