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字新闻 >详情
绝版珍藏!重庆直辖23周年,你还记得当年的老重庆吗?
2020-06-18 09:59:13
来源:
字号: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

1997.6.18

重庆直辖市正式挂牌成立

从此这座老城迎来新生

踏上了一段全新的旅途

 

 

 

 

转眼,已过23载芳华

时光流转,23年鼓舞奔跑

我们和重庆共生共长

你可还记得

当年的重庆是什么模样?

 

 


“一个城市像一个生命,总要告别过去,我就将它留在镜头里。”一个人,几十年拍摄一个老重庆,风雨无阻。100000张照片,刻画下老重庆的一张张面孔,见证了重庆地覆天翻的时代变迁。近60岁告别如歌岁月,在南山租房落脚。在很多人看来,他就是一个孤独的行者。但他却说,当一个人的精神足够强大时,被人遗忘是一种幸福。

在被人遗忘的几十年里,他拍摄了十万张老重庆照片,精心打造出关于旧城记忆的新书《故城》,并获得素有“印刷界奥斯卡”之称的美国印制大奖班尼金奖。

 


你看,老照片里,城市线条简单

像素描画,有着素面朝天的美丽

今天晨报君就带大家一起

静静地抚摸重庆,了解重庆

聆听繁华重庆那些光阴的故事

……

 

朝天门

朝天门是西南地区重要的水上门户,是重庆以前的十七座古城门之一。

 

土湾

土湾北临嘉陵江,与江北区隔江相望。


宋子文旧居

宋子文旧居又名绿院,位于红岩村山坡上。


交通银行办事处旧址

交通银行办事处旧址位于嘉陵新村76号,外侧为李子坝正街。


临江老宅生生花园

生生花园位于牛角沱上清寺路253号,系原四川省立教育学院首任院长高显鉴的私人会所。


洪崖洞纸盐河巷

本名纸盐河街,在千厮门外嘉陵江边。此街与城北垣外江平行,过去是纸码头、盐码头。


远东盟军司令部及全国战时儿童保育院

保育院位于曾家岩求精中学内(原求精高等学堂)。温故知新、精益求精之风气,故以“求精”作为校名。


上清寺国民政府旧址

国民政府于1937年11月23日将学田湾重庆高级工业职业中学校改建为国民政府大楼。


宋庆龄旧居

宋庆龄旧居位于渝中区两路口新村5号。


罗斯福图书馆旧址

 

1945年,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设立罗斯福图书馆,以纪念罗斯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为人类和平做出的贡献。


两路口老街

 

两路口为旧时重庆城外的交通要道,是通往成都、川北的路口,栈房、茶馆、饭馆、烟馆齐集于此。


涞滩古镇

 

涞滩古镇位于合川区东北32千米处渠江西岸的鹫峰山上。


金刚碑

 

金刚碑位于北碚缙云山脚下嘉陵江畔,古时有金刚碑文,故名。


中山医院大楼

 

该旧址原是观音岩地区中山一路西端北侧枣子岚垭、张家花园口的义林医院。


寸滩老码头

 

寸滩码头是位于江北中部、长江北岸的渡口码头。退水时见有一石梁貌似秤杆,川音“秤”通“寸”,得名寸滩。


中一支路至枇杷山后街

 

抗战时期,中央电影制片厂和抗建堂便是在中一支路至枇杷山后街附近的纯阳洞落户的。


黄家垭口

 

黄家垭口位于渝中区。


水市口街

 

水市口街是江北城的一条主街,街面较宽阔,店铺密集,商业繁荣。


嘉陵江北岸渡口

 

渡口边,青山下,落日的余晖洒在忙碌的港湾。


十八梯

 

抗战时期,十八梯为较场口连接下半城的石梯通道。在日机轰炸中,此处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大隧道惨案,死亡数千人。


南泉迎风别墅

 

南泉迎风别墅位于南泉老街的半坡上,是川军师长曾子唯为其女儿修建的。


临江路

 

 临江路东接沧白路,西连民生路。


杜月笙别墅

 

抗日战争期间,杜月笙移居重庆,选址南山。


王陵基公馆

 

王陵基公馆始建于1934年,落址汪山和尚沟后山岭鸡公嘴,系独立式小洋房。


林森旧居

 

此处为林森位于巴南区南泉镇的旧居,名为“听泉楼”。


莲青楼

 

莲青楼位于南岸区黄山中部,建于20世纪30年代,因园内前坎下有莲池而得名。


黄桷垭文峰塔

 

文峰塔建于1850年,由驻防重庆的川东兵备道曹澎钟始建。


德国大使馆旧址

 

1904年,德国在重庆设领事馆。


黄桷垭正街

 

黄桷垭正街位于南岸区中部,为南温泉山脉北段,山垭多黄桷树,山岭清幽。


马蹄街

 

马蹄街在解放碑、七星岗一带,连接放牛巷。


玄坛庙

 

玄坛庙位于长江南岸,因明代建庙而得名。此处为闻名远近的水上码头,重庆开埠后,海关设于此,故有“洋码头”之称。


中兴路

 

中兴路自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机大轰炸后修建,取古时“光武中兴”之意命名。


龙门下浩米市街

 

米市街旧时为粮食贸易街,抗战时有外地学校来此落户。


龙门浩老码头

 

龙门浩老码头位于南岸区中部,南岸五渡之一。20世纪初期,龙门浩码头经常出入和停泊英、美、日等国的兵舰与商船。


海棠溪

 

海棠溪濒长江,相传古时江岸茂林修竹多有海棠花,又因细雨轻烟,薄雾绰影,故有“海棠烟雨”之说。海棠溪为南岸五渡之首,成为重庆的南大门。


文华街

 

文华街是上半城与下半城之间的主要通道之一,因此处有建于唐开元二年(714)的文昌宫而得名。


白象街

 

白象街是重庆一条古老的街道,位于下半城望龙门与太平门之间。南宋时,在此设有“招贤馆”,广纳有识之士,共谋抗击蒙军大计。1886年,重庆最早的有线电报局在此成立。


《新蜀报》

 

《新蜀报》旧址位于渝中区白象街115号,是一座双朝门院落,第二道朝门横额行书“秀挹羊城”四个大字。


天主教慈母堂

 

慈母堂原为慈母山大修院,又称培德堂。该教堂位于南岸区鸡冠石镇下窑43 号,始建于1911年。


重庆湖广会馆

 

重庆湖广会馆在下洪学巷,斜坡北侧为禹王宫。明末清初四川遭受长期战乱,人口锐减。清定天下,开始向四川大规模移民。各省移民中来自湖广的最多,古有“湖广填四川”之说。


弹子石

弹子石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下游,扼两江咽喉,因江边原有二石顶一巨石形如弹子得名。两百多年前,弹子石已成水陆码头。


铜元局

军阀混战期间,刘湘打仗急需军火,便派其参谋杨芳毓主持,将铜元局改造为二十一军的子弹厂。


南纪门

南纪门是重庆17座城门之一,位于长江之滨,旧时城门(现不存)上书“南屏拥翠”。此地为木材集散地和屠宰业集中处。


临江门

从嘉陵江上游进入重庆城区的第一处码头便在临江门。城门建于明洪武四年,是嘉陵江水运的主要通道,城门上刻“江流砥柱”四字。


磁器口正街

古镇磁器口,历为嘉陵江下游商业水陆码头,素有“小重庆” 之称。磁器口之名来自清初大移民,福建移民江氏,移居此地,创出具有特色的民窑“沙坪窑”,代代相传,故名。


重庆大学

1929年,重庆大学于菜园坝建校,刘湘为首任校长。1933年学校迁至沙坪坝区嘉陵江畔,1942年被定为国立学校。


千厮门

千厮门曾是重庆最古老的城门之一,位于长江、嘉陵江汇合江岸。其得名“千厮”,寓意五谷丰登,粮食满仓,一派丰收年景。



关于摄影师

戴前锋

观念摄影艺术家,从事摄影、美术、艺术理论编辑工作,出版摄影集《故城》获2016年图书界奥斯卡奖班尼金奖。

 

 

晨报君:你对重庆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情与理解?

戴前锋:我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重庆是一个大火锅,有山、有江、有码头,这里有着丰富的视觉资源,所以拍摄这座城市从来没有厌倦过。

 

晨报君:关于老城一点点消逝,新的高楼一栋栋拔地而起,老重庆的影子越来越少,您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戴前锋:人一生都在告别,人一生都在怀旧,保护文化是必须的,但是也没有必要过多的纠结!

 

晨报君:最近30年,重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您印象中变化最大的时候是哪一年?

戴前锋:一个是90年代初,全国各地都在大兴土木。第二个是97年重庆直辖以后,一片片老棚户区倒下,一栋栋楼房升起,重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晨报君:为什么能坚持拍摄重庆几十年?

戴前锋:我只是做了最喜欢最愿意做的事情,这几十年不叫坚持,叫享受。我应该感谢这座城市,给我提供了最丰富的经历。


 

一代又一代的重庆人陪伴着这座城市

看着它一次次春去秋来,旧貌换新颜

一张张照片,一幅幅面孔

让我们看到了最真实最完美的老重庆

让人想起高低错落的吊脚楼

盘旋而上的石梯、热气腾腾的小吃店

……

 

行千里,致广大

直辖23周年,重庆正青春!

今天,在这里

祝福我们的家乡一路雄起!

相信我们的山城会越来越好!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