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详情
莫用流量思维伤害教育
2020-12-01 09:58:48
来源:
字号: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有人说,互联网的本质就是流量经济,“目光聚集之处,金钱必将追随”,流量即金钱,流量即入口,流量关系着相关主体的生死。流量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内容,很多互联网产品成功的故事循着这一逻辑不断上演。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场域、所有的行业都适用于流量思维。比如,在关乎社会的价值取向、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等领域,就不能适用流量思维。

  就在日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不仅明确未实名制注册的用户不能打赏,未成年用户不能打赏,还强调要针对受众特点和年龄分层,播出推荐追求劳动创造、展示有益才艺和健康生活情趣等价值观积极的直播节目,要让有品味、有意义、有意思、有温度的直播节目占据好位置,获得好流量。

  这些规定不仅为规范未成年人打赏行为提供了依据,也对网络秀场直播行业强化导向和价值引领,营造行业健康生态提出了要求。既有利于更好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防止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在各种暗示、诱惑或者鼓励下上当受骗,也有利于为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视听空间。进一步说,这些规定也是在提醒和要求相关主体,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面前,要牢记社会责任,忘掉流量思维,切莫用流量思维来套路、伤害孩子。

  对于教育机构来说,流量思维同样被证明是走不通的。财经媒体报道,近日,国内多家在线教育头部企业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在疫情刺激了在线教育需求,在线教育机构“暑假大战”用户暴增的背景下,这些企业却出现了营收下滑、亏损加剧、股价暴跌的情况。在众人的期待中,在线教育机构却交出了一份糟糕的答卷。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答案并不惊奇。疫情以来,很多在线教育机构快速扩张、疯狂烧钱、抢夺市场,用免费课等方式吸引家长和学生的关注,某在线教育企业曾表示5周的免费直播课带来了超过3000多万学员。结果呢?教育不同于其他消费产品,如果优质教师供给跟不上,无法保证教学效果,难以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那么即便是免费,家长也会用脚投票,就算付费了,也要退费。不仅如此,后续赢得用户信任的成本还将更高。烧钱营销、吸引用户,但最终却很难获得较好的转化成果,于是便陷入亏损加剧的境地。

  这也再一次表明,烧钱获客,用亏损换规模,用规模换发展的发展路径在其他行业可能行得通,在教育领域却行不通。教育是一个慢行业,需要长足的耐心和持续的经营与付出,只有依靠优质的产品与服务才能吸引和留住用户。试图用流量思维做教育,盲目追求用户规模的快速扩大,把学生当作圈钱的手段和工具,却无法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体验,最后很可能被流量所反噬,不仅可能导致企业资金流断裂,发展难以为继,还将损害学生和家长的权益。

  进入互联网时代,面对各种深刻影响学习生活工作的颠覆性创新,教育面临着持续变革的压力,教育理念、教育形态、教育模式都必须因时而变。其中理念、思维的转换是变革的先导,但市面上各类大行其道、五花八门的新理念、新思维,是否适用于教育场域,还需要仔细甄别。不管科技如何发展、教育如何变革,教育的本质不会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追求真善美、坚持久久为功才是教育的正道。

 

一键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