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红糖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于重庆开州南门镇
源于清末民国的传统
如今传统还是传统
只是有一点儿不一样了
每年冬天
南门镇的青皮甘蔗熟了
这种甘蔗和南门红糖一样古老
长满了南门镇的河坝地
在南门镇万里村的沙地上
就有近千亩的青皮甘蔗林
在茂密的甘蔗林里
时不时传来当地人的劳动号子
人们在田里采割着甘蔗
丰收的喜悦写在所有人的脸上
刚从地里采下的甘蔗
飘着一股新鲜蔗糖的清香
带着清晨的露水绑成捆
由甘蔗工人扛回糖厂
在万里村万里坝糖厂
丰收的甘蔗已经码成一座小山
那些当地技艺精湛的红糖师傅们
被召集到了一起
在蒸汽缭绕的糖厂车间里
酝酿了今年的丰收和甜蜜
一捆捆的甘蔗被机器碾成汁水
带着甘蔗皮的清香流入沉淀池
沉淀后的糖浆经过层层过滤
流入炽热的大锅内高温翻滚
高温带走了糖汁内的大部分水汽
八口连环大锅
是南门红糖熬制的关键
煮沸后糖汁更显粘稠
依次进入每一口大锅中
红糖加工师傅们不敢马虎
用力搅拌着锅里的糖汁
这一刻 红糖质量的好坏
全凭熬糖师傅对于火候和搅拌速度的把控
多一分 稠
少一分 焦
直到最后第八口锅
滚烫的糖汁成了液态的红糖浆
最终,金黄的红糖出锅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在宽畅通风的糖厂里
早已备好一桌桌糖纸盒
经验丰富的师傅单凭两把锑瓢
就能将红糖汁均匀倒在每一个纸盒中
等至糖浆自然冷却
古法红糖就算是做好了!
古法熬制 18道不变的工序
糖厂车间 高效!卫生!
既满足了红糖加工旺季的生产需要
也保证了古法红糖传承百年的品质
12月1日,开州手机台直播小分队对南门镇万里村万里坝糖厂制作全过程进行了手机直播,让开州市民对土法红糖熬制有了零距离的认知。
据了解,每年小雪到年底这段时间,南门镇万里村的村民都会把收割好的甘蔗送到万里坝糖厂熬制红糖。这段时间,青皮甘蔗水分、糖分含量最佳,产出的红糖也是最好的,土法熬制的南门红糖几乎保留了甘蔗中的全部营养成分,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铁、锌、锰、铬等,营养成分比白糖高很多很多。
据悉,今年,南门红糖产量可达400万斤,将为当地村民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